比特幣和加密市場今非昔比,為何這波熊市卻依然迅猛?說好的「慢牛」呢?

原文作者:白話區塊鏈|木沐

回顧加密市場歷史,人們總是在對市場充滿信心時突然迎來新的一輪熊市,這一輪也不例外。由於當下的加密應用生態和比特幣確實已經今非昔比,大部分人都認為即便熊市也可能不會像以前一樣的深熊,波動會降低,甚至不排除根本不會有熊市,取而代之的是「慢牛」。然而打臉來得太快,有點猝不及防……。

史上最嚴重「熊市」?

近日,權威區塊鏈數據平台 Glassnode 以《A Bear of Historic Proportions》為題發文展示了本輪熊市與過去表現數據的對比,摘錄部分數據圖表如下:

比特幣下跌規模和持續時間均已達到過去熊市的標準

MVRV 指標、史上最大的資本外流

虧損與盈利的轉讓量之比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投資者比較痛苦)

整體數據可以判斷出 2021-22 年的比特幣熊市,無論是從其嚴重程度、深度還是投資者實現的資本外流和損失的規模來看,都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熊市之一。同時 Glassnode 提供的數據,市值第二的以太坊的表現數據比比特幣還要差一些。

比特幣為什麼不保值了?

隨著大環境的惡化,全球金融資產都不同程度的飽受「折磨」,毫無疑問我們已經處在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當中。此時此刻,人們常說的「保值資產」黃金表現著實尚可,而被寄予「保值」厚望的「數字黃金」卻出現斷崖式的下跌,這令人不得不懷疑比特幣到底還保不保值?如果不保值,那麼我們還能稱之為「數字黃金」嗎?

提到保值屬性,我們需要知道一下幾點:

1、黃金的保值性事實上也一度飽受質疑,也就是我們發現黃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跑不贏通脹,因此過去也有不少人對此質疑不斷。

2、現在的比特幣體量還很小,即便強如黃金,歷史上也出現過劇烈波動。體量和波動性往往成反比,黃金過去也有過數十次暴跌。

3、數字黃金由於其攜帶方便等特性,事實上在某些特定場景中表現優於實物黃金,例如,戰亂時攜帶大量黃金的安全性根本無法保障,也就是說很可能可以保值,不過一旦被搶就立馬「歸零」。另外,煤炭資源、水利資源豐富的地方通過電力轉換為比特幣來儲值的案例也早已屢見不鮮。

4、比特幣誕生僅十餘年,人類使用黃金已數千年,如果有一天真的要用數字化的黃金替代實物黃金,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比特幣在常規的「保值性」上很難與黃金進行相提並論的,比特幣目前只能說在一些特定應用場景上發揮了一些作用。而在金融市場上,毫無疑問波動相對較大的比特幣在投資者眼中是更偏重於「風險資產」、「另類資產」來對待的。

加密是一場注定歸零的「騙局」?

儘管已經 2022 年了,依然有許多人看不懂一切「非實體」的東西,內心深處一直對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產生恐懼。因此加密熊市導致的許多資產大崩潰自然就成為「騙局」的最好證據,認為泡沫是伴隨著騙局而生。但實際上回顧歷史上很多科技變革都充滿泡沫,幾乎對於每一項新技術來說,Ganter 曲線都要畫出老繭了,人們總是短期內高估它的價值而低估他的長期影響。

圖表時間:技術萌芽期 -> 期望膨脹期 -> 泡沫破裂低谷期 -> 穩定爬升復甦期 -> 生產成熟期

Gartner: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21

如果你依舊心裡沒底,認為加密沒有「價值支撐」,或許 2012 年幾乎沒有答案,但是 10 年後的今天,它確實帶來了很多真正的「價值支撐」:

DeFi:人類首次將資產放在自己口袋里卻還能增值小時候,父母總是會教育孩子:「你每次把零花錢放在抽屜裡,它就會越來越多」,孩子們總以為自己在「種金子」,錢會自己變多。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要想資產增值,一直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是不行的,必須存在銀行等金融機構裡去,銀行是可靠的,萬無一失的。

到了後來,人們發現把錢放在別人口袋里,即便它是可靠如銀行,也無法保證萬無一失。而 DeFi 的意義就在於,把個人資產放在自己可靠的口袋里,同時還能夠進行增值。

NFT:數字世界的資產歸屬權憑證

當人們開始深入數字化時代後,許多人就會發現大部分人包括地球首富馬斯克的財產,比如股票、銀行帳戶等都只是中心化金融機構所記錄賬本中的一串數字,這依然是別人的口袋。同質化 Token 的出現,讓人們得以把「這串數字」放到自己的「口袋」中,而不是取出來放到枕頭底下。

到了後來,數字世界裡開始出現了很多價值不菲的數字藝術品、遊戲裝備、帳號、票據等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在的各種資產,同樣的,我們可以通過非同質化 Token(NFT)來將它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來。把這些高價值的數據所有權掌握在手裡,成為真正的主人。

Web3.0 和元宇宙:互聯網繞不過去的未來

在 2001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想必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騙局」。事實上對於互聯網,一開始人們大多覺得用來娛樂娛樂就好了,哪有那麼多應用價值?誰也沒想到,互聯網如今已經成為水和電一樣重要。不管你人不認可,今天 Web3.0、和元宇宙已經是全球互聯網巨頭用行動證明的互聯網繞不過去的未來。當然了,很多人覺得,Web3.0 和元宇宙,不一定需要加密也可以通過強大的中心化機構來確保權力還給個人。但他們是否想過,這樣一來和大型中心和機構的 Web2.0 本質上就沒有區別了,逐利的資本會繼續蠶食和利用用戶的數據來為自己牟利。就目前而言,Web3.0、元宇宙的真正落地的解決方案只有加密這一個選項。

小結

說白了,加密熊市主要還是週期和大環境惡化的鍋,瘋狂的泡沫和槓桿令市場盛極而衰,不過,也是時候再說一遍這句話了:「在區塊鏈的下一個牛市,也許最應該感謝現在的熊市」。

2022 年,DeFi 和 NFT 這些成功的加密用例悄然奠定了 Web3.0 和元宇宙的重要基礎設施,即便深陷熊市,但依然沒有人能否認它的價值和未來。回望過去,對於新興科技,想要獲得回報的經驗很簡單,那就是對創新保持好奇心、少一點偏見、多一點耐心、敬畏風險,不要倒在黎明來臨之前。


— 精選交易所文章 —

交易所特色優惠
Max可以使用銀行台幣出入金6 個月內 20% 手續費折扣,質押平台幣 MAX 最高可享 60% 折扣
Binance全球最大交易所,幣種與理財產品齊全終生 20% 手續費折扣
Bybit豐富的衍生品交易註冊即可領取 $20 體驗金。
另外,外加一張獎勵卡 價值最高 $1,000!
Kucoin較多新上線的潛力新幣種終生 20% 手續費折扣

更多交易所資料:加密貨幣新手入門大百科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