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鏈資產達 1.2 億美元:無意取代以太坊的雪崩協議,在承接 DeFi 外溢價值。
作者 | 鏈上脫口秀 編輯 | 郝方舟 出品 | Odaily 星球日報(ID:o-daily)
DeFi 的爆紅,帶火了公鏈。可當成百上千個 Dapp 及數以萬計的用戶同時湧入,低速率、高延遲的公鏈顯得不堪重負。而日益高企的交易手續費,更是無形中擡高了開發者和用戶的使用成本。這時,對開發環境穩定性、經濟性訴求逾發深切的 DeFi 項目們,便如同發掘“價值窪地”般迫切地尋找着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公鏈。2020 年 9 月底才主網上線的雪崩(Avalanche ,代幣 AVAX)協議,成了這一波 DeFi 大遷移潮流中令人矚目的存在。
據 Avalanche 區塊瀏覽器數據顯示,2021 年 2 月 8 日雪崩協議與以太坊網絡的雙向跨鏈橋(AEB)啓動以來,雪崩協議的鏈上活躍度激增,其中交易量已接近 100 萬,總質押額達 2.98 億枚 AVAX (約合 94.76 億美元)。據雪崩網絡瀏覽器,截至 4 月 15 日,周交易地址數達 15377 個。
這張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背後是雪崩協議做對了什麼?進擊的雪崩協議,會否躋身下一代公鏈之王的候選人?在迅猛擴張之餘,它能給用戶創造哪些價值?橫跨加密與現實世界之間,雪崩協議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
爲釐清上述問題,Odaily 星球日報聯繫到 AVAX Labs 主席 John Wu,從 DeFi 佈局、用戶和開發者體驗、定位與願景、競爭優勢細節等角度逐一進行剖析。
01 學術型開發團隊,低調補全 DeFi 生態圖譜
如果說把白皮書的發佈,視作項目問世的標誌,那麼雪崩協議早在 2015 年就已登上歷史舞臺。那年 5 月,康奈爾大學發佈了一篇《從“雪花”到“雪崩”:一種新型的亞穩態共識協議族》的論文,迅速引爆區塊鏈圈層,並被譽爲繼比特幣的 POW 機制、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後,業內又一標誌性創舉。論文的作者,正是雪崩協議的創始人,康奈爾大學教授 Emin Gün Sirer (以下簡稱 Gün 教授)。
儘管那時起,就不乏對雪崩協議充滿期待的用戶。但相隔足足 5 年人們纔等到主網上線(2020 年 9 月 22 日),其首輪代幣公募也是在去年 7 月 8 日。相比複製以太坊代碼,在其上結合另類共識、算法,或直接“微創新”的那屆公鏈,雪崩協議看起來慢了。
但也正是長達五年時間的研發週期,才確保雪崩協議將理論層面的過硬性能落地到現實。
雪崩協議在全球範圍內結算需要大約 2-4 秒鐘,交易確認延遲時間只有 4 秒,Gün 教授曾直言這比 Apple Pay 更快,其每秒交易筆數達到 6000 以上,鏈上驗證節點數已達 917 個,總量居全球第一。高度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使得 V 神也對其底層技術讚賞有加。

或許是開發團隊的學術型基因,使得項目早期對行業熱點的響應度並不高,主網的上線顯得姍姍來遲。翻開雪崩協議創始團隊簡介,Gün 教授曾擔任 IC3 聯合創始人,本人也是一名密碼極客。首席協議官(Chief Portocol Architect,CPO ) Ted Yin 系 Facebook Diem (前 Libra)協議——HotStuff 共識第一作者,也是 Gün 教授的博士生。首席經濟學家 Amani Moin 同爲康奈爾大學的博士生。除此之外,還有現任 AVAX Labs 主席的 John Wu,主導開發雪崩協議。他曾在當任 SharePost CEO 一職期間,領導數字資產業務,並執行了首次數字證券託管交易。
團隊學術背景過硬,無疑是極佳的背書,雪崩協議在主網上線前,即拿到了一系列融資。
2019 年,雪崩協議獲得了 a16z、Polychain Capital 等機構 600 萬美元融資。2020 年 6 月,AVA Lab 又完成了一筆 1200 萬美元的代幣私募融資。同年 7 月,又獲得 IOSG Ventures 的戰略投資,並就中國市場未來發展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協議。
在獲取豐厚初創資金,搭建完善技術架構之餘,雪崩協議在商業應用方面“後發制人”。一幅完整的 DeFi 圖譜,在主網上線後快速鋪開。
去年 6 月,雪崩協議即宣佈與預言機 Chainlink 合作,使雪崩協議的合約鏈(C 鏈)開發者兼容目前所有 DeFi 工具,包括錢包 MetaMask、基於以太坊的 Javascript API — Web3.js 等。
今年二季度,雪崩協議與借貸協議 YIELD 的合作預計完成新的整合。
另據 Gün 教授對 Coindesk 的介紹:在 1 月 10 日左右上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Pangolin (Uniswap 的克隆版),目前用戶數量也已突破 1.8 萬人
John Wu 也向星球日報透露,雪崩協議不僅吸引 MakerDao 上鍊,也會開發基於自身系統的算法穩定幣項目。在 2021 年下半年之前,市值排名前五的穩定幣,將出現在雪崩協議上。
從上述跡象不難看出,雪崩協議欲以最快的速度,塑造出一張完整的 DeFi 圖譜。據其官方項目庫顯示,目前已有 135 個項目與雪崩生態融合。
爲方便讀者進一步瞭解雪崩協議的 DeFi 生態,星球日報整理製作了雪崩協議 DeFi 生態圖譜,如下。


02 無意取代以太坊,傾聽並響應來自社區的聲音
當被問及是否有挑戰以太坊的雄心時,John Wu 對星球日報表示,雪崩協議更多是將自身定位爲加密世界及以太坊的一部分,無意取而代之。儘管目前來看,以太坊遷移至雪崩協議的總資產已達到 1.2 億美元。但以太坊“公鏈之王”的江湖地位、強大的社區共識基礎以及豐富的生態體系,仍然是所有後起的公鏈一時難以攻破的壁壘。
因而,雪崩協議目前更傾向於選擇融入以太坊的生態,坐享因對方的短板而溢出的紅利。
2 月 23 日,雪崩協議宣佈,將在主網上推出 Avalanche-Ethereum 橋,以在 Avalanche 和以太坊的 DeFi 生態系統之間實現無縫及雙向的資產流動。爲實現該目標,WrappedAVAX(WAVAX) 現在已在 Avalanche 和以太坊上線。WAVAX 將增加對以太坊 AVAX 的敞口,實現流動性雙系統互操作。John Wu 還表示,雪崩協議 5 到 10 年內打造成熟的多鏈互操作性技術,坐穩交互性最強公鏈的定位。
此外,對於 ETH 和雪崩之間的競爭關係,John Wu 做了個有趣比喻。他將黑莓手機系統 BlackBerry OS 比作時下的以太坊,在移動互聯網普及前夕,黑莓的確創造了許多業內奇蹟,正如以太坊目前的性能尚且足以支撐各類 Dapp 開發。但到了現實世界對 Dapp 的需求井噴之時,公鏈領域的安卓系統,或許會以新生物種的形態出現。
前文提到,Gün 教授率領的雪崩團隊學術氛圍濃厚,這意味著公鏈開發過程中,官方前期更側重於滿足開發者體驗,而用戶體驗優化方面稍顯滯後。Odaily 星球日報也瞭解到,有部分用戶在社區提到,雪崩的跨鏈功能操作較高,本該安插在後臺的複雜功能被前置到了 UI 介面。
對此,雪崩團隊認真傾聽、迅捷反應,近期便組建起了產品經理團隊,開發重點逐漸向用戶體驗轉移,並逐步對所有的產品細節進行打包優化。目前雪崩已經開通了 15 種語言的應用版本,以滿足日益龐大的用戶需求。
關注社區聲音,創造出同時對 B、C 兩端用戶極致友好的體驗,儼然成爲了雪崩團隊現階段的發展重點。
很多項目上線之前便提出獲取索引和數據支持的訴求,而雪崩公鏈會對應性地給予相應的支持,具體到開發者需要的工具類型,雪崩官方也特意授權予以定製。
善於傾聽開發者訴求,並快速精確地予以大力支持,是雪崩的另一顯性優勢,目前,還有多達 300 個 DeFi 應用,正在排隊等待部署。雖然新一批 DeFi 應用目前對 C 端用戶而言仍是隱匿的,但同爲用戶的我們也對未來雪崩協議生態的多樣性滿懷期待。
2021 年第一季度,雪崩迎來了不錯的開局:開發者聚集,活躍量暴增。第二季度,雪崩協議的重點同樣是邀請更多的項目入駐,以即時滿足用戶需求爲新的吸引力,“改進技術 + 優化體驗”雙線並行。
03 合規前提下,實現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
學者出身的創業者羣體,往往格外注重業務規範與商業合規。John Wu 向星球日報透露,雪崩協議正在與美國 SEC 接洽,以謀求通過一種合規的方式,確保代幣發行合法化,並藉此促進傳統金融世界的資產數字化,帶動整個行業的合規性發展。
圍繞傳統金融世界不同領域的通證化需求,雪崩公鏈可針對性地搭建不同的子網,這些子網類似於私有鏈,鏈上的驗證節點必須由美國傳統的銀行等機構進行選擇,以符合監管的要求。所以,雪崩協議也已經在技術層面爲這些機構創造了一個線上規則集合,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規避監管風險,強化合規屬性。目前,雪崩協議正在與對加密金融持更謹慎態度的中國傳統金融機構籌劃合作事宜,官方將在今年下半年之前公佈合作對象及詳情。
在合規性訴求之外,雪崩協議在官網表達了自身的終極追求:用戶可自定義區塊鏈,或將任意複雜的規則集的任何資產數字化。爲此,其網絡設計採用了三鏈模式,X 鏈(負責鏈上交易)、P 鏈(負責協調治理)、C 鏈(負責智能合約),以支持各種區塊鏈元素自行組合和定製,能讓任何人部署適合自己應用需求的區塊鏈。
三鏈模式的可擴展性及高安全性,吸引了諸多加密世界建構者,主動謀求合作。2020 年 12 月 3 日,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 Bloq 官方宣佈和雪崩協議合作,將爲雪崩協議提供區塊鏈基礎架構,幫助開發者和企業在雪崩協議上構建新產品和服務。2020 年 12 月 10 日,代幣化證券發行和交易平臺 Securitize 已集成雪崩協議,以爲其客戶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降低成本,在 Securitize 平臺上的發行方可以利用雪崩協議來發行和管理私人證券型代幣。
Gün 教授之前曾有豪言:通證化整個華爾街。John Wu 也總結道,(雪崩協議)扮演的角色很簡單,讓全球資產的通證化變得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在雪崩協議上部署金融類應用,涵蓋 C 端應用以及金融基礎設施。他還介紹道,基於弱勢羣體面向社會募集資金,用於法律訴訟這一場景,雪崩已與法律機構合作,發行一款新型通證——ILO,以幫助這一羣體獲取更多的訴訟資金支持,增加在訴訟中勝出的概率,凸顯雪崩協議大規模通證化現實世界之前的社會價值。
當然,通證化傳統金融領域之前,必須對其運行邏輯及行情動態瞭若指掌。John Wu 帶領的團隊在華爾街從業多年,在傳統金融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持續爲入駐雪崩公鏈的項目,在金融運作層面給出專業成熟的指導。也就是說,入駐雪崩的項目,不僅能得到性能卓著的開發環境,還可以在市值管理及風險控制等維度,獲取更專業的諮詢支持。這對去中心化交易、借貸、保險、衍生品等賽道的開發者而言,頗具吸引力。
在技術不斷走向成熟、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公鏈漸成行業“標配”的環境下,創新的玩法、暢快的體驗、深度的運營、專業的治理等差異化競爭優勢,才能幫助新一代公鏈突圍。這也與雪崩團隊對加密世界未來走勢的研判,不謀而合。
04 通縮模型穩固價值,AVAX 今年漲逾 10 倍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前述的種種利好,疊加成對 AVAX 價值堅實的看多預期,但潛在的通脹或將構成不確定性。爲此,雪崩協議也採取了類似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的銷燬機制。
根據官方規定,雪崩公鏈上的所有交易,都將收取 AVAX 代幣作爲手續費。而所有的手續費,將被永久性銷燬。上線 8 個月以來,雪崩公鏈交易筆數已累計達到 100 萬筆。目前在 Avalanche 上有越來越多的交易進行,整個生態每天會燃燒 1000~2000 的 AVAX。
可以預見,基於活躍生態的交易筆數將不斷推高 AVAX 總銷燬量,有效抑制 AVAX 的通脹,長期保持稀缺性。其二級市場走勢上也佐證着這一通縮預期:AVAX 價格從 2021 開年的 3.16 美元左右,一路漲至 60.37 美元的高點(現價 35 美元左右)。
從圈內人的角度,這一輪 DeFi 生態跨鏈大遷移,將雪崩協議從低調的幕後推向臺前。抱着對區塊鏈出圈的期待,我們也將持續關注雪崩協議“將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願景的更多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