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8 月,Friend.tech 的爆紅現象帶動了市場對於 SocialFi 的重視,截至 10 月底,Friend.tech 的資金流入量更是超過了 4.5 億美元,究竟為什麼 SocialFi 可以在幣圈這麼低潮的時候,吸引到這麼多關注與資金呢?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

SocialFi 是什麼
SocialFi 是 Social Finance 的縮寫,指的是將社交平台和去中心化金融相結合的應用模式,也常常被稱作 Web3 世界的社交平台。
與 Web2 社交平台相比較,SocialFi 主要通過區塊鏈的技術,來讓用戶自由在社交平台上進行內容創建、社群治理等,不會受到任何言論管制,並且保有數據的所有權,用戶也可以同時透過創作內容來獲取收益。
為什麼需要 SocialFi
SocialFi 最主要能夠改善傳統中心化社交平台的一些缺點,包括資料不透明、言論審查、創作者無法獲得應有回報等,基於區塊鏈的 SocialFi 可以實現更高的透明性、公平性。
當然,Web2 社交平台和 SocialFi 各自有其獨特優勢,但 Web2 社交平台近幾年在數據隱私、內容擁有權、廣告透明度等方面都面臨挑戰,像是無預警的刪文、獲取數據進行廣告行銷等等,越來越受到用戶反感。
而 SocialFi 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為用戶提供了更完善的資產所有權,並增加了金融操作的可獲利性。

SocialFi 對於一般使用者有什麼優點與好處?
- 減少言論審查:為用戶提供自由開放的社交空間,不必擔心內容遭刪除的風險。
- 鼓勵創作:鼓勵高質量內容創作,並獎勵創作者,用戶可以通過社交互動獲得收益。
- 去中心化金融(DeFI):允許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直接參與金融活動。
- 資產擁有權:用戶擁有其數據和資產,不受第三方控制,提高了隱私和安全性。
為什麼 SocialFi 需要上鏈?
如上面內容所提到,SocialFi 平台的一大優勢在於其抗審查能力。在傳統社交媒體普遍存在言論審查的背景下,這成為鏈上社交媒體的重要賣點。
即使在熊市降溫了加密投機熱潮後,這仍是 SocialFi 平台的主要優勢所在。它提供了一個更開放、自由的社交互動空間。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用戶都會因為去中心化而選擇 SocialFi。在幣圈中,人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社交平台上獲得積極的互動來賺取收益。

SocialFi 面對 Web2 的挑戰與風險
- 法規不確定性: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法規環境仍不明朗,可能對 SocialFi 的發展構成風險。
- 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雖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但仍存在智能合約漏洞和攻擊風險。
- 用戶體驗不如 Web2:SocialFi 的使用體驗仍然不足,如果要獲得大規模採用,整體使用體驗需要更精簡化,並且需要時間讓 Web2 可以逐漸適應。
- 炒作為主:許多用戶仍然習慣使用 Web2 社交平台,僅把 SocialFi 當作賺取收益的管道。
SocialFi 熱門項目

Friend.tech 是今年引起 Social 熱潮的重要推手之一,自今年 8 月推出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截至 10 月底為止,Friend.tech 的 TVL 仍遙遙領先市場上其他 SocialFi 項目。那麼 Friend.tech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首先,Friend.tech 是一個基於 Base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它允許用戶將個人內容和專業知識進行代幣化,以此獲得收益。
該平台上,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社群聊天室。其他用戶如果想進入這些聊天室互動,需要購買該用戶發行的 “Key”,簡稱鑰匙代幣。這些 Key 就代表了用戶對該内容創作者的支持和贊助,並且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進行交易。
如果一個創作者的内容和影響力變得更有價值,他發行的 Key 價格也會上升。這樣可以激勵高質量內容的產出,或是衍生出其他交易玩法,同時官方也整合了一些潛在獎勵,如空投等,來增強社群參與互動。
簡單來說,Friend.tech 的模式就很像去中心化版本的 OnlyFans。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 SocialFi 網路實驗,但投資者要注意的是,如果當創作者不想經營了(像是某些擺爛的 NFT 專案)、或者空投獎勵發放完畢,那麼還會有人想要使用嗎?為什麼不使用原本習慣的 Web2 平台就好?
閱讀更多:Friend Tech 是什麼?爆火邏輯及未來演化態勢

Lens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其使用了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更加安全、隱私和公正的社交體驗。
跟 Friend.tech 不同的是,Lens Protocol 更像是去中心化版本的 Facebook 與 Twitter,用戶可以使用 Lens Protocol 來創建加密身份,並與其他人進行交互,例如個人資料編輯、評論、轉發貼文等。
Lens Protocol 通過 NFT 的形式為用戶提供了控制和擁有其所創作內容的權利。重點是,用戶不必擔心隱私被侵犯或訊息被操縱甚至是帳號被禁止的風險。
閱讀更多:Lens Protocol 介紹

CyberConnect 跟 Lens Protocol 一樣,也是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已部署於以太坊主網、Polygon 、Solana 、BNB Chain 等多個鏈上,並在今年 8 月上線幣安的 Launchpool 專案。
與 Lens Protocol 比較不一樣的是,CyberConnect 减少了大量上鏈操作,轉而採用鏈下驗證方式來解決問題。
另外先前 Lens Protocol 僅開放給白名單用戶進行註冊,而 CyberConnect 則沒有這個限制,根據 Dune Analytics 上面的數據顯示,CyberConnect 的用戶數量約為 Lens Protocol 的 10 倍。
閱讀更多:CyberConnect 介紹


- Galxe

Galxe 的前身為 Project Galaxy,主要目標是建造一個開放的憑證數據網路,透過整合區塊鏈上和區塊鏈下的各種憑證數據,例如 Discord、Twitter、Metamask 等資料。為 Web3 的開發者提供存取。
開發者可以使用基於 Galxe 所提供的數據和服務,來給予用戶相關獎勵。
例如,我們 Grenade 曾經利用 Galxe 平台舉辦春節 NFT 活動,用戶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即可以在 Galxe 鑄造我們所製作的 NFT 圖案,增加更多社群參與度。
另外前陣子的代幣空投熱潮時,項目方常常透過 Galxe 來舉辦相關生態獎勵活動,像是 Arbitrum Odyssey、Optimism Odyssey 等等來吸引用戶參與生態。
簡單來說,Galxe 的存在為 Web3 的應用提供了開放、可驗證的用戶數據基礎設施。幫助 Web3 的團隊利用相關激勵行為來建立更強大的社群系統。
查看項目發展,挖掘潛在項目
隨著 SocialFi 逐漸發展,或許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到這個領域,如果投資人想要觀察 SocialFi 項目的發展熱度,不仿可以使用加密貨幣數據網站 DefiLlama 、DappRadar 以及 Dune Analytics 來獲取項目的使用者人數、資金流入量、協議收入等等,來挖掘下一個 SocialFi 潛力新星。
結論
隨著 Friend.tech 帶來的市場熱潮,讓整個 SocialFi 生態的未來發展備受期待。它的出現讓 社交平台可以去探索去中心化社交網路的可能性,為創作、互動、治理帶來新的機制,為社群媒體展開新的變革。
但 SocialFi 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用戶要改變現有社交平台的習慣,往往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且這個領域往往大者恆大,通常只有少數幾個項目可以受到用戶青睞,像是現有的 Facebook、instagram、X 等等,畢竟用戶也沒時間同時用那麼多個平台,所以其未來的影響力和應用場景仍然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