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 回顧】Ethereum 升級 2.0,各公鏈生態持續發展!Layer 2 的未來在那裡?

imToken AMA 活動&內容

  • 時間:03/23(三) (19:30-20:30) 
  • 地點:https://www.facebook.com/Grenade.tw
  • 嘉賓:
    imToken 產品經理 — Yuan
    Arbitrum 中國區商務社區負責人 — Nina
    Tokenlon 商務運營負責人 — Jason
    Perpetual Protocol 中國區負責人 — Nikkor
  • 主持:
    Grenade手榴彈 — Laura Liu
  • imToken AMA 影片回顧

今天的 AMA 將以直播方式呈現會分成 2 個階段來進行

  1. 對談:主持人與來賓一同對談
  2. 提問對談:請觀眾們在底下留言你想訊問的問題,我們將隨機抽出問題來回答唷~

第一階段:答疑

大家好呀,歡迎參加今晚由 Grenade 與 imToken、Arbitrum、Tokenlon、Perpetual Protocol 重量級嘉賓來一同舉辦的這場 AMA 活動,我是今晚的主持人66!

先和大家介紹一下來賓:

  • imToken:imToken 成立於 2016 年, 累計為全球 150 餘個國家和地區的 1400 萬用戶提供了安全可信賴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目前除了支持 12 條主流公鏈外,為創造用戶更好的轉帳體驗,深度集成了 zkSync(基於 ZK Rollup 的 Layer2 擴容方案),以實踐一個快速、安全的區塊鏈金融服務。
  • Arbitrum:Arbitrum 是由 OffchainLabs 研發的以太坊二層擴容方案。採用 Optimistic Rollup 技術,在不犧牲以太坊安全性的前提下,Arbitrum 為超高速,低成本的交易提供了技術可能性。2021 年 8 月底上線以來,Arbitrum 已有 300+ 生態項目部署。Arbitrum 已全面兼容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未來, OffchainLabs 還將在 Arbitrum Nitro 升級中加入 WASM 支持,並推出一款更經濟、更高速的最小信任 L2 解決方案 — AnyTrust Chain。
  • Tokenlon:Tokenlon 是基於區塊鏈網路實現的去中心化交易支付結算協議。在自主研發的鏈下做市商報價(RFQ)基礎上,同時接入了主流 AMM 的流動性,為 DEX 用戶尋找最優的報價和交易路徑。自上線以來,累計交易量突破 230 億美元,訂單成功率高達 99% 以上。用戶可以在 imToken 錢包中使用 Tokenlon 閃兌功能直接交易,也可以通過網頁 Dapp 享受到我們的高效服務。
  • Perpetual Protocol:Perpetual Protocol 為建構在以太坊 (Ethereum) 上的 DeFi 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協議,為 DApp 使用者提供自動化報價的交易服務。 Perpetual 新版本“Curie” 已經正式在 Optimism 網路發佈。 Nikkor 目前在 Perp 負責中文市場社區和商務工作,在加入 Perp 前曾在 Neo 負責生態發展工作三年多。

Q1:隨著 Layer 2 的普及和基礎設施的完善,錢包使用者體驗仍是一個很大的門檻,Layer 2 錢包該如何使用?該如何簡單又安全的從 A 鏈上的資產轉移至 B 鏈?你們認為錢包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創新功能?

  • imToken — Yuan:
    imToken 作為以太坊生態中第一個移動端錢包,也陪伴區塊鏈發展經歷過很多不同的時代,從錢包角度看我的感覺過去很少有鏈和鏈之間的大規模遷移,更多的是一個新的公鏈獨立發展並不斷壯大,原因是不同鏈之間的範式和標準無法相融,而隨著 2020 年 DeFi 夏季的出現配合各類 EVM 兼容的鏈,這種範式與標準之間的衝突被抹平了,這也是造成了大家會在現在的多鏈錢包功能上增加跨鏈橋這類服務訴求。

    短期來看同構鏈之間的跨鏈橋方案的成長會大幅改進用戶通過錢包直接將資產跨鏈的體驗,像 Celer、Hop 這樣的三方橋以及不同鏈提供的官方橋都是錢包應該首選去兼容或集成的對象,這也是錢包短期內更多去考慮的方向,但這裡同樣也有幣種跨鏈效率、安全性等隱患,也是一個比較慎重的方向。

    中長期看,無論今天是 Layer 2 還是未來可能還有其他稱呼,整個生態對出入金的支持度將決定了大量這類新用戶的湧入門檻高低,錢包也可以集成一些法幣和信用卡直接 OTC 購買的渠道。
  • Perpetual Protocol — Nikkor:
  1. 接入更多的便捷且安全的跨鏈橋。
  2. 支持官方跨鏈橋給用戶使用。
  3. 集成跨鏈橋之外能夠給出錢包自己的解決方案,例如無感化的只讓用戶approve 主鏈 ETH 資產,在其他二層上幫助用戶支付 GAS 等等。

Q2:這陣子社群都被 DeFi 大佬 Andre Cronje(AC) 退出加密貨幣領域的消息震撼到,DeFi 領域一直都是社群非常關注的,像使用 DEX 的手續費及滑點都還是會被社群熱烈討論,那麼 DeFi 生態中還有哪些可以改善或是創新的地方呢?

  • Arbitrum — Nina:
    DeFi Summer 我們經歷了從訂單簿模式 DEX 到 AMM 模式 DEX 的轉變,一方面出於當時鏈上性能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鏈上的資金不足以提供很好的用戶體驗。但是,AMM 讓資金效率提高的同時,同時犧牲了做市體驗,做市商在鏈上靈活度很低。

    期待 Layer 2 帶來的擴容效應能讓訂單簿模式重新回到歷史的舞台,可以在做市體驗上有一些創新,讓做市商可以有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做市體驗。
    引出結構化金融產品,讓散戶免受無常損失等風險,由專業的做市團隊來提供鏈上流動性。
  • Tokenlon — Jason:
    AC 退出原因我們就不在這裡展開討論了,比較重要的是最近在鏈上觀察到他的一些部署動作,而且與外匯穩定幣有關,所以我們相信他還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參與 DeFi 事業。
    對於 Tokenlon 來說,我們的創新其實體現在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根本需求。我們注意到過去兩年 DeFi 爆炸性發展使得以太坊主鏈變得擁堵導致交易成本大幅提高,而 AMM 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套利者搶跑、高滑點和無償損失的風險。

    Tokenlon 面對的是imToken錢包帶來的超過千萬的Defi用戶,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挑戰和提升用戶價值,Tokenlon 除了支持 AMM 訂單報價外,還有自研的 RFQ 主動詢價模式,把更多更好的專業做市商的深度與報價帶給用戶,讓用戶能享受到低風險高成功率的交易體驗。

    同時我們在去年也積極的展開了 Layer 2 上的產品佈局,我們的現價單功能也即將在 Layer 2 生態中發展最好的 Arbirum 網絡與大家見面,即降低了鏈上操作成本,又讓用戶以理想價格完成交易避免滑點帶來的損失。

    對於整個 DeFi 行的說探索創新:確實已經很久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 DeFi 項目了,未來可以關注下去中心化衍生品、固定收益項目的發展,比如  Ribbon Finance 推出 ApeCoin 的看漲期權金庫。另一方面,veToken 這一類的先進經濟模型也會對整個生態產生長遠的影響。
  • Perpetual Protocol — Nikkor:

AC 回來了…
宏觀來說,讓 DeFi 變得門檻更低,老奶奶可以用,但是需要基礎設施補齊和上層應用的出圈化。
微觀來說,衍生品領域的補足,遊戲化 DeFi 產品,類似狼羊遊戲,基礎設施和中間鍵層帶來更便捷的樂高體驗。


Q3:近期公鏈競爭激烈,許多公鏈開始湧入資金開發生態,像是 Terra、Avalanche…,可以發現 Ethereum TVL 也有些微衰減,是否大家已經開始不在意項目是否一定要在 Ethereum 生態中了?Ethereum 除了最早最大的公鏈優勢外,是不是其他的部分(如手續費、速度…)已經被其他公鏈追上了?許多大佬認為未來會是多鏈發展,若未來真的會是多鏈生態而現在的跨鏈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 imToken — Yuan:
    這個問題挺難的,我覺得可以理解為兩個不同的問題:

    問題1:TVL 的變動本質是代表什麼?
    我認為在同一個市場環境下 TVL 增長與衰減本質是體現了一個鏈或網絡生態內是否持續有新的創新和項目在出現,也就是越多的生態項目和創新實踐在網絡中被部署,那麼網絡的增長、鏈每天處理的交易筆數、TVL 都是更容易增長的。
    SideChain、EVM chain 大多采用是 fork from ethereum 的模式,更多的是在複製已經在 Ethereum mainnet 上存在的市場與產品結構,除去 fork 的項目外,大多數的創新依然是在以太坊網絡上發生,因為以太坊多年積累的安全性事實是結算的最佳鏈,這也是大多數資產的發行、大多數創新優先在以太坊生態內發的的核心原因。

    通過這樣的訊息,我們可以有一些簡單的觀點:
    TVL 增長代表了單位時間內有多少項目被部署在了網絡中,體現了繁榮度;項目的首發依然傾向於以太坊,因為以太坊多年的安全性保證。

    問題2:多鏈發展是否會發生,跨鏈問題該如何解決?
    多鏈發展是必然,但存在兩個不同的多鏈發展模式,一種是同構類型的網絡,其特點是鏈與鏈之間的接口、標準是相互兼容的,就像我們的語言沒有地區之間的的界限一樣。同構的多鏈模式會使短期內比較繁榮的場景,無論是 EVM 範式(包括 Ethereum L2 和生態鏈)還是 Polkadot 這類同構的模式;這裡還區分共享安全性和不共享安全性的兩類差異。

另一種是消息層的多鏈多網絡,這個點目前市場相對早期,通常我們會暫時描述為 Layer 0 的創新,類似現在互聯網的 TCP/IP 這層,目前不同異構鏈之間的通信可以在這類 Layer 0 的方案中實現消息互通後進行資產轉移(這種轉移因為不是同類標準的,因此其實是映射)跨鏈的問題其實核心還是安全性,其實在不考慮 KYC 等訴求的情況下,通過 CEX 的跨鏈依然是目前性價比比較高的異構鏈跨鏈模式。

  • Tokenlon — Jason:
    ETH 主網的 TVL 變動,根本原因是用戶的交易訴求逐漸不能被滿足而導致意願下滑, 一部分對費用敏感的用戶遷移到其他的公鏈包括 Polygon avalanche fantom。但從 Nansen 數據上來看,過去 7 天的鏈上活躍地址數仍顯示 BSC 和 ETH 主網最為活躍,資金和用戶其實都還沒有出現大量的遷移, 也說明核心 DeFi 玩家都還在以太坊生態上,一旦成本問題得到解決,相信 TVL 會有所回升。

    同意 Yuan 的觀點,多鏈發展確實是個必然趨勢,任何行業都是這樣,多元化是必經之路。我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對的錢包與 Dex 集成跨鏈橋解決方案來實現多鏈交易。

    Tokenlon 的未來發展方向也不例外,但我們還是要謹慎對待跨鏈橋解決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風險,以及新鏈本身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比如週一發生的60 個 ETH 被盜事件、Solana 的宕機問題等等。這也是為什麼 Tokenlon 向多鏈服務發展的第一步是選擇了 Layer 2 生態中發展最成熟的的 Arbitrum 網絡。Arbitrum 兼容 EVM,這對於合約開發或部署相對容易,另外是主要 DeFi 的頭部項目也多在 Arbitrum,這對前面提到的流動性深度相對有益,因為生態較為完整且豐富,比較容易形成群聚效應,給我們發展多鏈事業一個穩健的開場。

Q4:在 Layer 2 賽道中有,像是 zkRollups、Optimistic Rollups…的選擇,但若你有特別關注 Layer 2 賽道的動態,你會發現 DefiLlama 上 Layer 2 賽道中 Arbitrum 的 TVL 是目前最高的,Arbitrum 相比其他 Layer 2 選擇是有什麼樣的技術及優勢能夠勝出?對於提領需花費約一週時間這在短期內有辦法解決嗎?

  • Arbitrum — Nina:
    Optimistic Rollup 短期內在 EVM 兼容性上完勝 ZK rollup。智能合約才是 DeFi GameFi 之本。

    多輪交互式詐欺證明在樂觀的情況下無需 L1 進行裁決,在悲觀情況下也可將 L1 汽油消耗降到最低。Optimism 去年也由單輪交互式詐欺證明轉為了 Arbitrum 一直堅持的多輪交互式證明。

    生態早期堅持對開發者 permissionless,並且注重開發者體驗,一開始就 EVM compatible。

    提領花費一周本身是一個由以太坊社區決定的期限,本身並不是由於技術導致的,而是共識導致的。

    快速充提已經有非常完善和成熟的解決方案,中心化交易所 Binance、Bybit、 FTX、Kucoin、Huobi、OKX etc. 法幣出入金 Banxa 和 Transak。去中心化橋 Hop、Connext、Composable 等等。
  • imToken — Yuan:
    優勢:安全性、集成 Layer 1 ethereum mainent、極限情況的清算退出直接發生在 Layer 2。
    提款:當下,靠橋服務商、CEX
    理想:用戶直接 Onboarding Layer 2,項目直接首發在 Arbitrum 😀

Q5:我們都知道主要會需要使用 Layer 2 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擴容性、手續費問題,但 Layer 2 除了手續費能夠降低,是否還有其他的功能是 Layer 2 才能夠帶來的技術服務呢?隱私交易?資產匿名化?未來 Layer 2 會提供那些的服務,還是隨著 Ethereum 2.0 完成,Layer 2 就結束了?

  • Arbitrum — Nina:
    首先我們要知道 Layer 2 和 rollup 這個概念會成為主流擴容方案的原因,它來自 V 神的文章 The rollup centric ethereum roadmap。
    ETH 2.0 和 rollup 是一脈相承的,sharding 也是圍繞 rollup 所打造的。
    EIP 4844 和 EIP 4488 都是為了讓 rollup 費用更低,體驗更好,
    兩者是 1 + 1 > 2 的關係。
  • Perpetual Protocol — Nikkor:
    ETH 2.0 會變成一個記賬層,保障安全也就是大部分的計算不放在這一層,大部分的應用也不放在這一層,一層網絡只負責安全的存放數據,這樣可以讓大量的計算和應用發生在二層,一層只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即可,這就為不同的二層方案帶來了生態蓬勃的可能性。

    一定程度上公鏈的未來都在往一個方向發展,比如 Cosmos 生態跟 ETH 2.0就會很相似。這樣一來每個二層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性去生長不同的應用,我看好 Layer 2。
  • imToken — Yuan:
    手續費是影響用戶體驗的核心,但這些都有解決路徑,以太坊社區已經為其準備了很多類提案進行改進。
    長期來看核心還是鏈的安全性,ORU(optimistic rollup)和 zkrollup 的優勢都是基於證明並將證明結果在 Layer 1 上保存,共享安全性,這類優勢會比 Sidechain 和獨立的 EVM 鏈更具長期優勢;(用戶喜愛和協議首發有時候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
    ETH 2.0 與 Layer 2 完全不衝突,他們在自己解決區塊鏈不同層的問題 。

再次感謝我們的嘉賓,想進一步了解 imToken、Arbitrum、Tokenlon、Perpetual Protocol 的社群朋友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了解更多資訊呦~

🔵 imToken官網:https://token.im/
🔵 imToken Discord:https://discord.com/invite/fjX85Ww4Nw

🟣 Tokenlon官網:https://tokenlon.im/
🟣 Tokenl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tokenlon

🟡 Arbitrum Twitter:https://twitter.com/arbitrum_cn 
🟡 Arbitrum Discord:https://t.co/JkkaXaN4zC

🟢 Perpetual Protocol 中文社群:https://t.me/perp_cn
🟢 Perpetual Protocol Twitter:https://twitter.com/perpprotocol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