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Token AMA 活動 & 內容
- 主題: 數位資產錢包 imToken 全面剖析 支援主流公鏈、Layer 2 擴容、DeFi 生態等功能,打造錢包最佳體驗!
- 時間:2022/02/24 (四) 20:00-21:00
- 地點:https://t.me/Blockchainintw
- 嘉賓:imToken Labs-Charles
- 主持:Roy
今天的活動將會分為 2 個階段
- 答疑:嘉賓回答預先蒐集好的題目
- 提問:由社群朋友自由提出疑問
第一階段:答疑
大家好呀,歡迎參加今晚由 Grenade 及 imToken 共同舉辦的 AMA,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Roy!
在開始之前先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imToken !
imToken 成立於 2016 年, 累計為全球 150 餘個國家和地區的 1400 萬用戶提供了安全可信賴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
目前除了支持 12 條主流公鏈外,為創造用戶更好的轉帳體驗,深度集成了 zkSync(基於 ZK Rollup 的 Layer2 擴容方案),以實踐一個快速、安全的區塊鏈金融服務。
Q1: 我們都知道 imToken 作為早期的僅提供存放提取功能的錢包,一路走到現在見證了區塊鏈生態爆炸性的成長,能不能跟社群朋友介紹一下 imToken 從過去到現在的變革,以及分享團隊的背景呢?
imToken 從創立到現在已經有 5 年了,2016 年 5 月 17 日,我們的老闆 Ben 召集了另外 3 位被區塊鏈技術深深吸引的開發者,在杭州的一個眾創空間的小隔間中創辦了 imToken。並在那年的雙十一(也就是 11 月 11 日),上線了第一個 IOS 版本。那時的早期團隊是一群單純的區塊鏈技術佈道者,深信肩負著站在未來改造現在的使命,所以每個人都衝勁十足。


到了 2017 年,隨著比特幣減半以及以太坊迅速崛起的行情大勢,市場開始興奮。imToken 迎來了首個快速成長期。由於當時的 ICO 模式大熱,我們團隊成員就為其打造了一款面向普通用戶的 ICO Dapp,讓用戶可以不通過高風險的中介機構,就能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參與到 ICO 項目的融資中,這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流量。而政府在 9 月 4 日出台的監管政策,大大打擊了當時的幣圈,尤其是 ICO 項目與中心化交易所,但對於我們來說,卻幫助我們獲得了一次非常大的用戶增長,將 imToken 推上了以太坊頭部錢包的位置。
2018 年,這是我們飛速發展的一年。由於早期架構的 imToken 1.0 已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推出了全新的 imToken 2.0 版本。當時還在新加坡總部落成的時候舉辦了一場 2.0 的發布會,邀請業內人士參加發布會,非常熱鬧。同年,我們還獲得 IDG 資本獨家投資的千萬美元 A 輪融資。用戶規模達到數百萬,團隊也在不斷擴張。
2018 我們見證了區塊鏈從極客圈子進入到了大眾視野,雖然市場開始轉熊,但大公司和 VC 都還是跑步進場。在新加坡舉辦的 imToken 2.0 發布會上,我們興奮地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喜悅,也跨出了品牌國際化的第一步。

2019 年,行業進入了難熬的熊市,許多從業者都因此退圈。但我們還是在這一年中看到了各個區塊鏈技術應用爭相創新發展,其中以 DEX 與借貸平台為代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茁壯成長,成為區塊鏈的主要應用場景。同年 8 月,imToken 孵化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Tokenlon 從使用 Kyber 的模式升級為基於 0x 協議打造的 DEX,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易用性。imToken 總安裝量還是不斷增加,年末達到了 975 萬,離世界級的區塊鏈錢包應用更近一步。
2020 年,疫情爆發帶給我們的變化是不斷迭代的內部協作方式,公司規模擴充到了 50 人左右,並且實行了分佈式工作制,由於不同工具與協作形式的使用,擺脫了地域的物理限制,進而增進遠端工作的流暢及效率。同年年底,孵化的 Tokenlon 又進行了一次大的升級,V5 版本正式上線,並且發布了治理代幣 LON token,開啟了 staking 模式。
2021 年年初,獲得了由啟明創投領投的 3 千萬美元的 B 輪融資,此後公司規模便不斷擴大,現在已有 100 人左右。並在這一年相繼成立了 imToken Labs、TokenPay 等新的團隊部門。這是在實現 2018 年所設立的發展規劃。目前 imToken 擁有來自 150 多個國家的用戶近 1400 萬,錢包支持 12 條公鏈以及所有 EVM 兼容鏈。

Q2:目前市場有非常多的錢包在競爭,不管是功能性、安全性還是操作流暢度,你認為 imToken 有什麼特色或技術能夠在這片紅海市場中脫穎而出呢?
恩,我想這個問題是所有錢包開發團隊都會面臨的核心問題,畢盡現在競品很多,最主要的一點必然是安全性,imToken 的安全與可靠不僅為業內稱讚,也是備受用戶好評的。這體現在來自全球 150 個國家的 1400 萬用戶使用 imToken 這一基礎上,同時也是源自產品於產業中多年的成熟度所賜。
其次是 imToken 開放與包容的態度。眾所皆知區塊鏈是一個強調開放、自由的市場。 imToken 從創立到現在,已經支持了 12 條公鏈以及多個熱門的 evm 兼容鏈,比如 Celo、BSC 等等。在支持這些項目之外,imToken 對整個 Layer2 擴容解決方案始終保持著開放與支持,包括支持主流的 Arbitrum、zkSync、Optimism 和側鏈 Polygon 等。我們希望可以給用戶更好的轉帳體驗,更便捷地使用 Dapp 和 bridge。
此外,imToken 非常強調產品使用上的簡潔與流暢,我們力求盡可能地降低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複雜度。這不僅僅體現在 imToken 整個視覺和使用路徑上的簡潔,還包括優化很多功能性使用。譬如 imToken 在支持 DeFi 和 NFT profile 功能上做了很多優化,用戶可以更簡單方便地追蹤和管理自己的 DeFi 帳號和 NFT 收藏。
當然,imToken 在用戶教育方面也一直走在前面,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我們希望能夠對小白新手用戶保持友好,在降低新手在使用區塊鏈產品中入門難度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證用戶熟悉並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加密資產安全。綜合以上的幾個特點,imToken 面對許多市場上的競爭者時,仍具備難以取代的優勢。
先回應一下教育的部分,其實主要原因是區塊鏈或是去中心化金融這類東西,跟傳統金融體系有非常大的落差,所以用戶是需要一個經歷學習的過程,即便交易所或是錢包再安全,用戶本身的操作不當或是設備被入侵,都仍會造成資產遺失,這是一些交易所跟錢包會投入資源在教育這塊的原因。
Q3:在區塊鏈世界裡大家最注重的就是「安全」,特別是在使用去中心化的錢包時,用戶需要為自己的資產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 imToken 在「安全性」這點是否有機制或是規範來保護用戶的加密資產嗎?
imToken 一直將 「安全性」這個問題放在首位。我們也從多個方面建立有效的機制,以保護用戶的加密資產。簡單來說主要有下列幾點:
首先,我們建立了「安全團隊」以幫助監控行業風險,會在第一時間,對風險、詐騙網站和智能合約進行標記,用戶在簽名前會清晰獲取到風險提示訊息。
其次,我們與業內優秀的外部安全審計團隊持續保持合作,通過第三方 api 獲取一些涉黑、涉詐等地址,幫助用戶在轉帳和鏈上交互過程中提前識別風險。
另外,我們對上架市場端的 Dapp 也都有審查機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普通小白用戶的使用環境和體驗是安全的,畢盡一般用戶通常不具備對於 Dapp 審查的能力,須由專業的審查團隊進行。
此外,經常關注 imTokenFans 的話可以看到,我們的用戶支持團隊,會經常發布一些與安全相關的文章,以提醒用戶如何安全地使用錢包,保護自己的加密資產。
對用戶而言,以上機制都有效地為他們提前進行了風險識別、提示,能夠盡可能地減少因第三方、或使用不當而導致的資產損失,不過目前區塊鏈詐騙事件發生地很頻繁,我們還是在這裡提醒用戶,一定要確認 imToken 的官方網站為:https://token.im 另外在使用錢包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私鑰和助記詞,以防遺失資產。
Q4:今年有需多知名 KOL 都預測未來會是多鏈生態,但相對 Layer 2 的討論度就沒有那麼的熱絡,你對於多鏈及 Layer 2 看法是? imToken 又提供了什麼樣的技術服務來應對多鏈生態及 Layer 2 呢?
其實 Layer 2 及多鏈並沒有直接衝突,當前區塊鏈最為人詬病的問題是速度慢且手續費高,不論是多鏈或是 Layer 2,都是被提出的解法之一,兩者也都會面臨與 Layer 1 或是他鏈互動的類似挑戰,總體來說,多元共生而非單一主導是目前生態的基礎共識,也符合區塊鏈本身的哲學價值。
多鏈下,後發的公鏈擁有創新的優勢,因為不如以太坊或比特幣這類已運行好幾年的公鏈,在功能或是系統設計上,都必須考量向後兼容,要升級或變動都涉及共識本身。另外,新的公鏈會考慮到舊的鏈在功能性上的不足,擁有在某個 doamin 特別友善的優勢,例如 Solona 在交易設計較為友善,我們未來也可能看到某些鏈對遊戲友善之類的。
Layer 2 則是以現有的鏈作為延伸,試圖透過類似壓縮交易及批次處理的方式,提升系統的效率,兩者其實各有優點及面對的技術挑戰,短期內 Layer 2 可作為改善效能的解決辦法,牽涉到的更動相對較小,而多鏈跨鏈的發展,則要看中長期的技術成熟度來判斷。
imToken 基於生態的考量,會著重於 Layer 2 的發展,我們的 Venture 部門也積極參與頂級 Layer 2 團隊的投資。目前,我們的錢包在升級之中,會支援 EIP 來適配多鏈多網路的服務,同時在 UI 上也會有所改版,當前多數的錢包仍處在多鏈的視角,這讓一些新入門的使用者容易摸不著頭緒,怎麼切換網路等等。我們會從幾個受歡迎的 Layer 2 來進行整合,已有的包含 zkSync,Arbitrum,Optimism,我們會從使用者在錢包內的操作進行最佳化,例如:入金、提款、跨 L2 兌換或轉帳。
Q5: imToken 從 2016 就開始深耕錢包市場並且持續的專研開發,在去年融資後即宣布將持續專研朝 imToken 3.0 方向推進,那可以向我們說明一下 imToken 3.0 的願景及目前的進度嗎?
OK,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過去錢包的發展脈絡。

其實以目前的產業生態來看,錢包本質上並無太多變化,與過去的主要差異為,錢包現在可以支持更多鏈及更多的網路。但是使用者的私鑰保管仍然存在較高門檻,這一點其實從 2017 年以來並無太大改變,而在引入了多鏈多網路的概念之後,用戶開始面臨多鏈之間的資產管理問題,資產的移轉到底去了哪?鏈與鏈之間的差異為何?跨鏈橋可以信任嗎?如何使用跨鏈橋?
基於以上,我們認為如果要讓區塊鏈更貼近一般使用者的日常,錢包的使用一定要簡單,私鑰的保管要容易理解且可恢復,並且在多鏈多網路的操作上,體驗要能一致,將複雜度降一層級,才能讓用戶放心使用,這也是我們公司的願景,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於錢包中,輕鬆地與區塊鏈互動。
imToken 3.0 是以上述的目標作為出發點,期望能使區塊鏈錢包與用戶的日常生活更為接近,目前仍在實現階段,預計接下來會做更多使用者研究,來讓技術與體驗接軌。當錢包操作門檻降低之後,我們也希望以支付作為應用場景的一環,預計在新加坡與我們的合作夥伴 FOMOPay 一同發展落地支付應用。
第二階段:答疑
Q1:前面也有提到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像對imToken提供錢包產品來說。同時高強度的資安也能給使用者帶來信心,請問imToken是否會推出類似 Bug Bounty Program 來讓民間好手一起來參與維護產品的安全呢?以及若自身產品若遭受攻擊後會有什麼相關措施呢?
好問題,其實我們有 bug bounty 且持續有收到白帽的提報,包含知名的合約白帽 samczsun 都有提報過,漏洞的發現一般來說會發布官方的 post mortem 文件作揭露。
Q2:剛剛有提到的監管問題,不知道能不能這樣問,為什麼 imToken 可以在這麼嚴格的監管法規下蓬勃發展呢?或者我應該問,用戶如何安心,服務甚至是自己的資產,不會有一天突然「被消失」了呢?
以中國的部分來說,監管政策主要針對與交易所以及與法幣交易相關的行為,因為這些涉及到了金融安全。而對於基礎設施類的產品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限制。imToken 是一款去中心化錢包,主要幫助用戶管理好自己的私鑰,從而比較簡單地與區塊鏈進行交互,所以基本不會觸碰到監管所制定的法條。至於如何讓用戶安心,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不僅從產品上要做到讓用戶安心,還會積極與各個國家地區的監管機構緊密交流,在政策法規上也能做到安全放心。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
Q3:
1. imToken 在整合鏈的選擇上有什麼考量?會依據那些鏈上數據呢?
2. imToken 能針對危險的 defi 項目做提示,那是如何定義危險呢?如果今天誤判錯誤造成提示會對被提示的項目造成危害
3. 是否會推出私鑰託管服務?例如使用帳號註冊就好,這樣對於一般用戶省去保管註記詞是很大的便利
4. 整合 xtz 錢包是有什麼考量嗎?目前市面上非常少見,imToken 是少數有整合 xtz 的錢包
5. 未來會不會直接在錢包 app 內整合幣安 orderbook 以及其他跨鏈功能? 像 safepal 就直接有做類似事情,在錢包內直接就能使用幣安深度以跨鏈
6. 手機 app 可以比 metamask 之類的瀏覽器套件做更多事情?未來是否有可能做到ex. 實體法幣支付直接跟當地支付公司合作,我要付款就直接把錢包的幣賣掉轉成法幣給對方ex. 參與活動如果是 nft 當門票就能直接做通行驗證
問題比較多,我先綜合回覆一下,整體來說整合一條鏈會考量到許多面向,技術層面包含共識演算法、合約執行環境、節點穩定度、開發生態成熟度等,商務層面例如交易量、手續費、市場應用佈局,也會牽涉到項目合作政策層面的政治議題,因此這部分很難有一個標準的判斷方式。另外針對 dapp 警告的部分,通常會以明確且嚴重的情況作為基礎去提醒,例如 rug pull 或是 0day 漏洞被 exploit 資金正在外流等類似的情況,誤判這件事情確實是一個 trade off,但以我們的角度而言還是站在保護用戶資產為主
Q4:按照你們今年的路線圖,你的團隊的下一个優先事項是什么?你的團隊是否有夠的資金和强大的成員来實現這些里程碑?
我們團隊近期的主要目標就是在 layer2 這個賽道有所斬獲,公司上下正在為此而努力,因為今年對於 Ethereum 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年,Eth1與Eth2 即將合併,這個轉變會非常大地改變以太坊生態的結構,並且現在看來 Layer2 將成為極其重要的基礎設施,幫助以太坊達到擴容的目標。所以我們會將資源都傾斜在這個上面,為所有用戶提供更加簡單易用,且便宜可靠的 Layer2 相關功能。
對於資金與成員的問題,請大家放心,目前公司糧草充足,團隊也在不斷壯大當中,光在 2021 年,團隊規模就擴充到了 100 人左右,其中很大部分的成員都來自於知名大企業,這無疑對於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所以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
Q5:imToken哪裡可以買到呢?
…藉這個問題趁機推廣一下,硬體錢包 imKey Pro 台灣有發貨點,但目前沒有實體銷售據點,只需要登入 imkey.im 就可以購買,可以非常方便地買到!
今天的 AMA 就到這結束,謝謝大家!
真非常感謝我們今天的嘉賓抽空來,若想進一步了解 imToken 的社群朋友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了解更多資訊呦~
imToken 官網:https://token.im/
imToken 官方 Discord:https://discord.com/invite/fjX85Ww4Nw
英文 Medium:https://medium.com/imtoken
英文 Twitter:https://twitter.com/imtoken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