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 第二集】幣出得去,錢進得來,挖礦發大財?


哈囉,大家好,我們是What The Block (不是WTF)。是由一群區塊鏈愛好者組成的品牌,希望透過聲音or影像,用更白話、輕鬆的方式,帶領更多人進入區塊鏈的世界。

EP2 第二集|幣出得去,錢進得來,挖礦發大財?

Hey,不好意思這禮拜依然是沒準時的一週,但還是感謝有收聽音檔+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我們愛你!也歡迎大家到 Apple Podcast 底下給我們留言吹捧+透過Firstory 小額贊助請我們喝喝咖啡~

如題,在第二集我們選擇了挖礦作為題目,其實因為最近的幣圈貌似受到「比特幣減產」這個關鍵字吸引了一批對於挖礦有興趣的新韭菜們?以及前陣子火紅的 Pi幣,都和挖礦脫離不了關係。到底挖礦真的像韓市長一樣說的那麼好發大財嗎?本集將會告訴你貨幣起源、挖礦原理、幾個關於雲礦投資項目的識別小撇步。底下一樣是音頻內提到的幾個要點,敬請享用。

音頻內專有名詞解釋

  1. KYC Know Your Client,認識你的客戶,主要為金融機構如銀行、虛擬貨幣交易所在辦理業務時需要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的一個程序,如填寫個人住家地址、姓名及其他個人資料,幾年前其實虛擬貨幣交易所大部分都不需要 KYC 即可使用,近年來因為不肖份子透過虛擬貨幣交易進行洗錢、竊盜等行為的案例大增,虛擬貨幣交易所必須嚴格配合各國的監管法規執行 KYC 程序,大部分皆是以用戶與自身的護照、申請日期進行自拍,較嚴格的交易所則需要地址證明。
  1. 中本聰自稱日裔美國人的神秘人物,比特幣協定的創造者,中本聰於 2008年於「metzdowd.com」論壇的密碼學主題中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至今仍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1. SCAM詐騙、騙局,尤其常於幣圈中被使用,泛指虛擬貨幣騙局,常見的方式主要有釣魚網站、詐騙郵件、造假社群活動與貼文( giveaway)以及假的手機應用,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要竊取用戶的個資如交易所帳號密碼、私鑰等資訊再進一步盜取用戶的數位資產。
  1. PoW/PoSPoW : Proof of Work 工作量證明, Proof of Stake 權益證明、股權證明,工作量證明為比特幣區塊鏈網路運行所依據的共識演算法,工作量主要與擁有礦機所具備的算力總和有關,算力越高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率也越高,BTC, BCH, LTC, XMR 及目前的 ETH 都是 PoW 演算法;權益證明則由擁有的虛擬貨幣資產多寡來決定挖礦獎勵的依據,持有的幣數量越多、持有天數越長,分得獎勵的數量也越多,以 ATOM, XTZ, SNX 及 2.0 版本的 ETH 較為人關注。

資源補充、延伸閱讀:

  1. Pi 幣 : 為 Pi Network 網路所能挖出的幣,別名 π幣,團隊成員均來自史丹佛大學,推出日期為 2019年3月14日,號稱使用手機每天點擊就能免費挖礦,由於資訊的不對等與龐大信眾的矛盾,使得許多人質疑 Pi 幣可行性與價值。延伸閱讀:[專欄] 原訂314上線交易所破滅?談韭菜神話Pi 幣背後的可信度與價值
  1. mining.btcfans.com : 提供挖礦算力、難度及挖礦收益計算機等資訊
  1. 瑞典礦場倒閉神秘事件
  1. Onecoin 維卡幣 – 50億美元等級的龐氏騙局
    啾啾鞋介紹影片

以上,就是我們第二集的補充啦,大家應該有發現這集比起前兩集活潑很多,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雖然內容應該聽起來可能會有點難以理解,但還是希望透過文章的補充解釋,能幫助到大家在「碰幣」之後的這一條路上,盡量少「碰壁」!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