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防不住的是駭客,還是人心?
4 月 15 日晚間 9 點 29 分起,「以太坊 L2 四大天王」之一的 ZKsync 價格在短短七分鐘內閃崩 17.2%,短暫跌至 0.0396 美元。隨即,韓國交易所 Bithumb 以安全問題暫停了 ZKsync 的充幣提幣。

官方回應與社群質疑
4 月 15 日晚間 9 點 49 分,ZKsync 官員推發布聲明稱,他們的安全團隊發現一個被盜的管理員帳戶控制了價值約 500 萬美元的 ZK 代幣,而這些代幣並非憑空出現,而是來自此前 ZKsync 空投活動中尚未被領取的剩餘代幣。並表示,異常增發和拋售是被盜密鑰導致的孤立事件,僅限於空投合約本身。所有用戶資金安全無虞,從未面臨風險;ZKsync 協議和 ZK 代幣合約未受影響,沒有更多代幣有被盜風險。

晚 11 點 25 分,ZKsync 官推更新被盜事件最新進展,「調查顯示,負責管理三個空投分發合約的管理員帳戶 0x842822c797049269A3c29464221995C56da5587D 被攻破。億個未領取的 ZK 代幣。
儘管官方快速兩度發文應對,但 ZK 代幣的鏈上增發與砸盤出貨行徑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社群對官方的「調查」並不買賬,並強烈質疑是否為團隊中心化作惡。
社群成員表示,ZKsync 的聲明完全就是敷衍,無法擺脫監守自盜的嫌疑。並強調了 ZKsync 事件可能導致的 VC 幣失信後果。

天王級「鬼鏈」與流動性危機
ZKsync 曾是以太坊的 Layer 2 中的「天王計畫」,是市場上四大主流 Rollup 方案(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Net)之一。 ZKsync 採用的是 ZK Rollup 技術,透過零知識證明直接驗證資料有效性透過將交易處理從以太坊主鏈轉移到側鏈,大幅降低交易費用並提升速度。
然而,ZKsync 的鏈上數據卻是可稱「荒蕪」,已經被不少社區成員稱為「鬼鏈」。自 24 年 6 月空投後,多數生態參與者選擇了直接清倉,TVL 與協議收入齊跌。根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ZKsync 的活躍地址數量自 24 年 6 月下降了 83.5%,每日平均交易量更是暴跌 86%。今年三月過後,ZKsync 協議單日收入基本上不過 1,000 美元。更吊詭的是,3 月 14 日至 3 月 27 日,ZKsync 協議收入均為 0 美元。

ZKsync 曾試圖挽救其慘淡的生態活躍度。 今年 1 月份,ZKsync 推出了 Ignite 計劃,計劃在 9 個月內分配 3 億 ZK 代幣(約合 6000 萬美元),旨在為其 Layer 2 網路吸引更多流動性,推動 DeFi 生態的快速發展。這個計畫的推出,曾在短短一周內推動 ZKsync 的 TVL 大幅成長近 90%,從 9,700 萬美元飆升至 1.84 億美元。然而,這個計畫也在 3 月行情轉衰後被迅速叫停,而這也為今日的「增發砸盤」戲碼埋下了隱患。
可以說,ZKsync 面臨所有以太坊 L2 的共通性問題 —— 應用單薄、日活驟減、收入慘淡,而 ZKsync 的流動性表現可能是最糟糕的那一批。
「破窗效應」與信任危機
ZKsync 被盜前的短短幾日,幣圈已經經歷了 OM 的一鍵清倉、KiloEX 協議被盜、Odinfun 被盜。一時間,還以為幣圈版《駭客任務》正在上映。
然而,「一切責任歸於駭客,我們將會盡快提供調查報告」的聲明,在社群成員看來已經沒有任何效力。事實上,直至現在,包括 ZKsync 在內,一眾被盜項目並沒有對被盜資金如何處置、用戶損失如何彌補做出實質性的正面聲明。
破窗理論認為,任何可見的混亂、忽視與犯罪的跡象,例如破窗、破壞公物等,可能會鼓勵一個地區進一步的犯罪和反社會行為。因為以上的跡象表明,該地區的秩序已被破壞,且缺乏執法。仍處在混亂地界的 Web3,當一個 OM 按下 “SELL ALL” 的核按鈕並可見的沒有受到像樣的製裁時,一眾本就流動性堪憂的項目或許就會以各種名義實施軟 “RUG”,完成退出。
結合當下並不明朗的行情,幣圈的黑暗森林本質再次浮現。項目方作惡的低成本與用戶索求真相的高成本再次被搬到檯面上來,社區有句調侃在此刻是如此諷刺 ——「你在傳統世界裡可能要蹲 20 年的事,在這裡只需要背負一些罵名就可以了。」
所以,永遠不要拿資金挑戰某個專案的底線,道德的沉默螺旋只會愈發下沉。珍惜那些在行情晦暗不定還堅持 BUILD 的項目,希望大家都能 Stay Safe,迎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