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應該繼續投資比特幣

最近對加密貨幣行業而言絕對是煎熬的幾週,特別是行業龍頭比特幣(BTC)。五月中下旬的短短兩週內,BTC 的價格從 59,229 美元(5 月 10 日)暴跌至 32,458 美元(5 月 24 日)。那段時間時常看到劇烈的波動,有時短短 24 小時內價格就會下跌 34%(約 15,500 美元)。

比特幣的困境給整個加密市場都帶來了不小壓力,加密貨幣的市值從 2.5 萬億美元(5 月 12 日)跌至 1.7 萬億美元(5 月 24 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它大大小小的起伏都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神經。作為存在時間最長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仍然佔據加密貨幣整個市值的 40% 以上(儘管已明顯低於今年 1 月 70% 的巨大佔比)。

觸發下跌的短期原因

雖然加密貨幣時有劇烈波動,但本次的下跌確實是近幾年最糟糕的之一。可以理解,這次“調整”讓許多投資者倍感神傷,甚至十分緊張。究其短期因素,首先便是特斯拉的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他以環境問題為由宣布特斯拉將放棄接受 BTC 的支付方式,轉而使用狗狗幣;據報導,他正在私下指導公司程序員。 (那麼,您的太空計劃進展如何,Elon?)

雖然這個短期下調受到長期投資者的歡迎,但不可忽視的是國內對加密貨幣的最新表態也加劇了比特幣的壓力。政府的舉措比近年來更廣泛一些,重點之一便是比特幣礦工——全世界有75%都在中國。因此,這也對比特幣的價格產生了更大且可能更持久的影響。

拉長時間線來研究趨勢

然而,在市場上似乎都是壞消息的情況下,就需要退後一步,將圖標的時間線拉長一點研究趨勢。雖然比特幣的暴跌令人不爽,但實際上過去 6 個月內(2020 年 11 月27 日至 2021 年 5 月 24 日),價格漲幅達到 90%;過去一年內(2020 年 5 月 26 日至 2021 年 5 月 24 日)更是達到了 343% [來源:Coingecko]。

相比之下,傳統金融市場中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前六個月的漲幅為 15.6%,一年內上漲140%。這已經是自 2009 — 2010 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在歐洲,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的漲幅也類似(分別為 14.9% 和 35.8%);英國富時 100 指數六個月內漲幅 10.3%,一年內漲幅 16.2%(受全球 Covid-19 疫情和英國脫歐的影響)。 (來源:谷歌財經)

新比特幣地址的數量在過去一年也猛增,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平均每月新增約 1400 萬個新錢包,而這一數字在 2019 / 20 年同期為每月新增約 1100 萬個。 (來源:Glassnode)

前景良好的一年

很明顯,今年對比特幣來說仍是利好的一年。首要原因便是比特幣現在已逐漸進入主流。曾經比特幣是“無政府主義”程序員的寵兒,現在是市值 7000 億美元的資產,並且在摩根大通等一些超高淨值私人客戶的投資組合中佔有一席之地。沒錯,就是摩根大通——這家銀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871 年,首席執行官在 2017 年表示他會解僱任何接觸比特幣的人。然後是高盛,他就在本周宣布比特幣本身就是一種資產類別。

除了被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和對沖基金采用之外,比特幣在過去 12 個月中還開發了更多作為貨幣的途徑。這要歸功於基於借記卡的加密服務的不斷推出何增長(例如 Visa)。另外,PayPal 也允許其用戶直接在平台內購買加密貨幣,並在 2800 萬家所服務的企業中進行支付。

強大的長期基本面

現在,比特幣已經有了雙重用途:抑制通貨膨脹的數字資產,同時是一種可行的貨幣(尤其是在諸如委內瑞拉這樣貨幣快速貶值、極不穩定的國家,目前該國已有兩萬零售商接受這種支付方式)。這與 2018 年大不相同,那絕對是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噩夢”,比特幣的價格在 12 個月內下跌了 80%。

如果再次出現最壞的情況,比特幣的價值從頂峰到谷底,跌幅超過 80% 的話,價格可能會跌到 12,000 美元左右。但是請注意,儘管這樣,價格仍比一年前(2020 年 5 月 26 日為 8,883 美元)高出 35%。要知道,一年漲幅能達到 35% 的話,將是歐洲股市十多年來的最佳表現。

當我們進入的可能是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持續震蕩的時期,需要做的便是留意這些關鍵數字並著眼於長期。聰明的投資者會從“股神”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 的書中學習,他通過投資自己看好的股票和打高爾夫球(並在其中認識名流),十年內賺了數十億美元。

如果您看好比特幣,並且擁有“信仰”,那麼說實話對您來說最近的震盪其實沒有太大變化。因為比特幣的基本面仍然未變。在任何拋售中,那些基本面最強的,將繼續生存並蓬勃發展。


YILED App 註冊活動歡迎加入YIELD App繁體中文群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