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新公鏈的擴張是一條自上而下的道路:自上層應用傳導至底層技術、由生態應用的繁榮提振公鏈爆發的路徑。
- 總市值佔比的變動體現了比特幣原生敘事和無數種新公鏈敘事的分野,也是群體和機構的新進資金對原教旨和新共識的投票。
- 當生態具備規模,拓展路徑讓生態向外部輸出則是最後的命題,用戶留存與開發者友好是生態持續更新的血液,進而帶來的公鏈內生的協議創新與差異化將成為生態長久發展的動能。
- 新公鏈的踴躍是對區塊鏈現有架構的進化而不是對原生系統的否定,正如生產力創新、生產關係透明和充分競爭自由是加密世界發展的原動力。
導語
讓我們想像一座城市:道路寬敞、設施齊全卻空無一人。這就是早期的公鏈發展尷尬期的圖景。
FPS 之父、技術天才 John Carmack 也曾坦言:技術總是為了產品而生,隨後才會考慮能否作其他用途。將研發重點放在實際的產品上,而不是技術架構或構想。過早考慮技術的普及性和遠期規劃,很少能真正帶來價值,反而可能會阻礙後期發展。

將 John Carmack 的思想帶到區塊鏈行業,我們依舊可以發現:DeFi 範式的演變推動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價值發現和 EIP-1559 的燃燒、GameFi 的活躍傳導 BinanceSmartChain 鏈上數據的繁榮、CryptoKitties 一度火熱導致以太坊的癱瘓也引導 Dapper Lab s團隊量身搭建 Flow、鏈遊龍頭 Axie 成就爆款之後也在基於自身生態發行 Ronin 公鏈…
由此推導新公鏈的擴張是一條自上而下的道路:自上層應用傳導至底層技術、由生態應用的繁榮提振公鏈用例爆發的路徑。

本文將探討新公鏈的破局之路,分為以下三個板塊:
- 以太坊 Layer2 擴容解決方案和兼容 EVM 公鏈的代表,以 Avalanche、Fantom、Polygon 為例。
- 新的多鏈生態代表,以 Solana、Terra 為例。
- 功能性鮮明的新公鏈,以 Arweave、Mina、Shimmer 為例。
通過解決方案與數據論證來推演新公鏈的價值潛力。同時梳理新公鏈從應用到底層的發展邏輯,闡述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態和技術相互賦能。
EVM 擴張史
在所有公鏈 TVL 中佔比 65% 的以太坊具有行業的頭部優勢,以太坊生態體系包含了完善的智能合約架構、龐大的開發者群體以及不斷先行的概念和應用創新。

在網絡擁堵、區塊大小受限並背負超額 Gas 前行的情況下,由 Layer1 解決信任問題,Layer2 解決性能問題,似乎是當下以太坊生態最好的解決方案。11 月 21 日,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也在 Arbitrum 的社群為其對以太坊 Layer2 核心部分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因此,很多新公鏈選擇用以太坊側鏈或 EVM 兼容的形式接入,通過快捷的模塊調用和開發友好,獲取以太坊現有的生態優勢。
Avalanche

Avalanche 雪崩協議於 2018 年發佈白皮書並獲得 a16z、Polychain 等機構 600 萬美元融資,在 2020 年完成 1200 萬美元私募和公募融資後於 9 月主網上線,近期憑藉出色的市場表現再次贏得行業目光的聚焦。
Avalanche 是基於 PoS 機制並兼容 EVM 的智能合約平台,採用獨創的隨機抽樣和亞穩態共識協議,僅抽取 N 個節點中多數人比對而不需要全網驗證,以此實現秒級的高性能交易與清結算。

在結構設計上,Avalanche 創新性地採用了三鏈架構,通過三條鏈各自的功能分工以實現橫向擴容並解放網絡性能:Exchange-X 鏈負責資產創建與交易;Platform-P 鏈是元數據鏈,負責平台治理、節點設置與創建子網,目前已擁有 1178 個驗證器/節點;C 鏈負責 EVM 兼容智能合約功能。
Avalanche 總供應量為 7.2 億枚,當前流通量超 3.77 億枚。11 月 21 日,AVAX 報價 138 美元,30 日內漲幅 124%,流通市值為 300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第 10。在 TVL 方面,目前鏈上資金約 129 億美金,隨著 AVAX 價格上漲,TVL 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狀態,日交易筆數也達到了 17 萬左右。

Avalanche 的 TVL 自 8 月 18 日宣布 “ Avalanche Rush ” 計劃那天起迎來了顯著飛躍,這是官方啟動總價值 1.8 億美元的流動性挖礦激勵計劃。在該計劃宣布前,Avalanche 上的 TVL 僅 2.65 億美元。計劃宣布的一個月後,TVL 達到了 30 億美元。30 天的時間內 TVL 獲得了十餘倍的增幅。
同時,以太坊跨鏈橋 Avalanche Bridge(AB)的開通,Aave、Curve、SushiSwap 等主流DeFi 協議的相繼在 Avalanche 上佈局、AVAX 價格的不斷上漲都為 TVL 的增長提供了充足動能。目前 Avalanche 以上運行了 72 個協議,TVL 前十名的協議有 6 個為 Avalanche 生態獨占,代表項目包括 Trade Joe(DEX)、Benqi(借貸)、Wonderland(Stake)。
Fantom

Fantom 由韓國開發者 Byung Ik Ahn 創立於 2018 年 1 月,是一個基於 DAG(有向無環圖)的智能合約平台,特性是加入的節點越多則網絡拓展性和效率越高。Fantom 發展的里程碑是他在2019 年底兼容了以太坊虛擬機 EVM,得益於模塊化的配置,開發人員可以快速將基於以太坊的dApp 移植到 Fantom 的 Opera 主網上。

Fantom 總供應量為 31.75 億枚,當前流通量 25.4 億枚。11 月 21 日報價 2.04 美元,30 日內漲幅 -8.4%,流通市值超 51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 41。目前,Fantom 上的 71 個協議為其帶來了 48 億美金的 TVL,Anyswap、Geist Finance、Spookyswap 作為協議前三名分別帶來了 2.3 億、1 億和 5400 萬美金的 TVL。Fantom 的 TVL 在半年時間收穫了 70 倍的增長,除了自身的 DAG 的架構外並選擇兼容 EVM 外,Fantom 生態的起勢還有兩個獨特原因:

一是,Fantom 更為人所知的背景是其「首席 DeFi 架構師」Andre Cronje,作為 yearn.finance的創始人,他以個人背書加持 Fantom 並帶領「AC 系」項目相繼集成至 Fontom 上,如 Keep3r、Cream、Sushiswap、Yearn 等,名人效應為 Fantom 生態發展帶來了可觀的流量和資金傾斜。
二是, Fantom 基金會於 8 月 30 日表示將投入 3.7 億枚 FTM 激勵生態發展,價值近 2.6 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獎勵鎖倉量 TVL 超過 2 億美元的生態應用。可見從此次計劃宣布後,Fantom 的市值和 TVL 都開始了全面突破。
Polygon

2017 年 3 名來自印度區塊鏈開發者聯合創立 Matic,運用側鏈的鏈下運算來提供以太坊的擴展性解決方案,並在今年 2 月 10 日宣布更名為 Polygon。Polygon 兼容以太坊 EVM,支持以太坊開發者快速遷移,並使用 Plasma 鏈外擴容和 PoS 機制保障資產安全,被稱為 “ 印度版 ” 以太坊。

Polygon 的主網於 2020 年 5 月上線,總供應量為 100 億個,當前流通量超 68 億枚。11 月 21日報價 1.61 美元,30 日內漲幅 7.4%,流通市值為 110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 20。Polygon 唯一地址數 1.14 億個,對比半年前的體量已有 40 倍的增幅。在 TVL 方面,目前鏈上資金約 46 億美金,但在近三個月呈現不斷下滑狀態。

同時,TVL 佔比前十的項目大部分都是 DeFi 主流資產協議,僅有 3 個為 Polygon 獨占。由於各種新公鏈競品的不斷湧現以及 Polygon 缺乏獨立的明星項目來實現差異化競爭,都是 Polygon生態的長期穩定發展的挑戰。
新生態的網絡效應
一部新公鏈戰事, EVM 擴張史。以太坊龐大生態體系和馬太效應聚集是其他新興公鏈發展的壓力,但以太坊擁堵的網絡和高企的交互成本也為它們提供了破局的機遇。
梅特卡夫定律是關於關於網絡價值的定律,他指出一個網絡的用戶數目越多那麼整個網絡的價值也就越大。風起於青萍之末,以 Solana、Avalanche、Terra 為代表的多鏈生態正在構建各自的網絡效應,這種多鏈的差異化也是行業整體不斷革新前行的動力。
Solana

Solana 於 2017 年創立,創始人、前高通工程師 Anatoly Yakovenko 選擇在 2020 年 3 月股市崩盤後的市場底部上線了 Solana 主網:“ 那是一段有趣的時光,因為它低於每個人的預期 ”。Solana 在今年 6 月宣布獲得由 a16z 和 Polychain 領投的 3.14 億美元融資後生態實現進一步跨越,目前基於 Solana 構建的項目已近 500 個,涵蓋了 DeFi、Web3 應用程序、遊戲和 NFT。
Solana 致力於打造去中心化、高性能、可拓展的公鏈:核心技術創新是採用 PoH 歷史證明機制,通過去中心化時間鐘免除節點廣播對時間戳的需求,將平均區塊時間控制在 500 毫秒;全網擁有 1207 個驗證節點;高拓展性也使得開發者和用戶的交易成本低於 0.01 美元,目前轉賬已經超 400 億筆。
Solana 總供應量為 5 億枚,當前流通量超 3 億枚。11 月 21 日,SOL 報價 213 美元,30 日漲幅13%,流通市值為 640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第 5。在 TVL 方面,目前鏈上資金約150 億美金,且呈現不斷上升狀態。

與其他新公鏈生態對比,Solana 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明顯,在生態上已自成體系,以 Serum 和Raydium(DEX)、Saber(AMM)、Marinade(Stake)為代表,鏈上 TVL 排名前十的項目均為 Solana 生態獨占項目。FTX 的背書和資源扶持是 Solana 的發展的重要動力,FTX 旗下的投資機構 Alameda Research 以及 Solana 基金會都是 Solana 生態項目的投資主力。同時 SBF的個人影響力和 Solana 不斷舉辦的黑客松,也為其吸引了大量優秀開發者,為生態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Terra

Terra 啟動於 2018 年,並在同年 8 月獲 Binance、Polychain 等機構 3200 萬美元的投資。Terra 基於 Cosmos SDK 框架開發,致力於提供一套價格穩定且被廣泛採用的算法穩定幣系統。Terra 有兩個主要內生資產:Luna 負責治理與質押,TerraUSD(UST)則是掛鉤美元的算法穩定幣,還有其他掛鉤的一籃子貨幣。每一美金價值的 UST 產生都需要燒毀一美金等值的Luna,通過套利機制的動態平衡,使 UST 和美元等價掛鉤。
穩定幣 UST 的使用場景分為鏈上和線下:在線下,Terra 通過移動支付應用 Chai 打通了加密世界與線下支付的聯繫,並受韓國政府監管,目前 Chai 總用戶達 250 萬佔韓國總人口 5%,日交易額 6800 萬韓元,類似的應用還有 Kash、MemePay、PayWithTerra、BuzLink 等。在鏈上,Terra 生態不斷發展的協議應用,如 Anchor(借貸)、Mirror(合成股票)、Terra(DEX)都離不開作為原生穩定幣的 UST。對穩定幣 UST 的使用需求上升會直接增加對 Luna的消耗,隨著 UST 的市值的增長 Luna 的價格也在水漲船高。

Luna 總供應量為 8.7 億枚,當前流通量超 3.9 億枚。11 月 2 2日,Luna 報價 42.3 美元,30 日漲幅 5.9%,流通市值為 173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第 14。在 TVL 方面,目前鏈上資金約 100 億美金,且呈現不斷上升狀態。同時,Terra 發行的穩定幣 TerraUSD(UST)目前市值在 71 億美金以上,在穩定幣板塊中排名第 5。
Terra 官方在 7 月 7 日宣布推出 1.5 億美元生態基金用於支持建立在 Terra 生態上的項目。目前在 Terra 生態 TVL 佔比前十名的項目中,有 8 個都是T erra 生態獨占,包括合成股票協議 Mirror 和高額利率借貸協議 Anchor 等特色 DeFi 項目都在拓展 UST 的應用場景,Chai 等支付應用打通的現實生活渠道逐漸構造了 UST 生態的護城河,UST 在不同鏈上的採用也讓Terra生態向外。
為應用而生
除了現已成規模的以太坊 Layer2 和新的多鏈生態,巨量的 TVL、近百的協議數量是他們的特徵,此外還有一些生態體系仍在建設但在功能應用上特性鮮明的新公鏈,在各自的應用領域為加密世界發揮作用。
Mina:隱私與輕量化

Mina 旨在成為一個輕量級區塊鏈,運用 Zk-Snarks 零知識證明技術作為底層,使節點大小始終保持在 22 KB,而其他區塊鏈的大小往往在 20GB 左右。這種輕量級不需要復雜的計算機硬件,就能夠使任何人輕鬆運行節點,維護網絡安全。
Mina 總供應量為 8.7 億枚,當前流通量超 3 億枚。11 月 22 日,Mina 報價 4.4 美元,30 日漲幅 5.5%,流通市值為 13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第 105。
輕量化的節點設計,讓 Mina 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去中心化。同時可作為應用插件,通過轉接橋或中間件與其他公鏈在隱私應用方面合作。預計明年開發者工具包 SDK 推出後,允許開發者部署 Snapps 並開啟 Mina 的生態建設。
目前,Mina 已相繼宣布與以太坊基金會、Polygon、Teller Finance 在隱私保護應用上開啟合作,Mina 基金會委員 Tess Rinearson 也在領導推特組建的加密技術團隊。
Arweave:永久存儲

Arweave 於 2017 年啟動,2018 年 6 月主網上線,並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相繼獲得了由 a16z領投 500 萬美元和 830 萬美元融資。Arweave 的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的永久存儲,根據存儲成本逐年下降的特性,向用戶收取永久存儲的一次性預付費用,採用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 激勵節點永久存儲數據。
AR 總供應量為 6600 萬枚,當前流通量超 5000 萬枚。11 月 22 日,AR 報價 60.8 美元,30日漲幅 11%,流通市值為 30 億美元,在主流數字資產中排名第 63。
NFT 行業的繁榮之下,Web2.0 存儲商具有脆弱性且存在 NFT 從網絡消失的情況,因此很多熱門的 NFT 項目選擇 Arweave 作為存儲層,以期實現永久存儲,同時市場展望 Arweave 將成為未來元宇宙的基礎存儲層,大量對存儲需求直接促成了 Arweave 的協議收入和市場價格成倍增長。
Shimmer:物聯網+Web3.0

11 月 17 日,物聯網公鏈 IOTA 宣布推出先行測試網絡 Shimmer,以幫助 IOTA 推進完全去中心化和分片效用優化。用戶可以通過質押 IOTA 幫助其啟動新的通證經濟,即可從新推出的Shimmer網絡和應用程序中獲得獎勵。
IOTA 是基於 DAG 的公共分佈式賬本,他的 Tangle 架構為智慧城市而設計,實現物聯網上進行小額支付和機器對機器的價值轉移,通過無交易費用的服務為城市物聯網提供基礎設施。
作為 IOTA 官方、受激勵的先行測試鏈,Shimmer 將通過 EVM 兼容和 Layer2 上可組合的智能合約,幫助開發者靈活構建 dapp,通過 IOTA 的既有生態和物聯網技術基礎,探索構建未來可編程的物聯網和 Web3.0 公鏈底層發展路徑。
總結

總結多條新公鏈的發展範式,除了闡釋出自上而下、由上層應用傳導至底層技術、由生態應用的繁榮提振公鏈用例爆發的發展路徑,我們還得出以下推論:
- 比特幣市值佔比的變動體現了原教旨和新公鏈敘事的分野:當比特幣從早期的蠻荒中駛出,總市值佔比由最初的 100% 來到目前的 42%。其中的原因是以太坊等一眾新公鍊及其協議,既在向外擴張加密世界的生態版圖、又在向內競爭技術優勢和生態價值的鐵王座。總市值佔比變動體現了比特幣原生敘事和新公鏈敘事的分野,同時也是群體和機構的新進資金對原教旨和新共識的投票。
- 新公鏈生態內循環逐步完善,資產解耦趨勢初顯:新公鏈以及諸多概念板塊和比特幣的資產解耦已愈趨明顯,生態的成熟完善和用戶圈層的獨立性,使它們突破了和比特幣價格變動的強關聯。但新公鏈的踴躍是對區塊鏈現有架構的進化而不是對原生系統的否定,正如生產力創新、生產關係透明和充分競爭自由是加密世界發展的原動力。
- 關於新公鏈生態全局提升的方法論推演:新公鏈以及諸多概念板塊和比特幣的資產解耦已愈趨明顯,生態的成熟完善和用戶圈層的獨立性,使它們突破了和比特幣價格變動的強關聯。但新公鏈的踴躍是對區塊鏈現有架構的進化而不是對原生系統的否定,正如生產力創新、生產關係透明和充分競爭自由是加密世界發展的原動力。
【參考資料】
John Carmack在Connect大會上的Keynote演講。
數據來源:Defillama、Footprint、Coingecko。
關於 Avalanche
Avalanche雪崩協議是對開發者最為友好的、可定制化高性能公鏈。雪崩協議鏈上交易完成速度最快、擁有最多數量的驗證器,能夠保證所有 PoS 協議活動的安全性。雪崩協議具有極速、低費用和綠色環保的特點。支持智能合約的應用如果想超越對手,都可通過部署在雪崩協議上獲得卓越競爭力。不可置信?現在就試用一下雪崩協議上的應用吧。
雪崩官網:https://avax.network
雪崩台灣 Line 社群:https://lihi1.com/emxUb
雪崩中文電報群:https://t.me/avalanche_zh
雪崩中文 Facebook 專頁:https://lihi1.com/SciIL
更多生態項目:https://twitter.com/AVATAR_AV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