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WA 永續合約、專業交易終端、下一代 DeFi、鏈上隱私,以及 AI + 機器人等方向
TL;DR
本著公開共建的精神,我們在此分享團隊在資產代幣化、專業交易平台與交易終端、下一代DeFi 以及AI + 機器人等領域最為期待的一系列構想。我們正積極在這些類別中尋找合適的團隊進行投資。如果你正在這些領域進行建設,我們很樂意交流。
本文出自:Coinbase Ventures
編譯:Odaily 星球日報(@OdailyChina);譯者:Azuma(@azuma_eth)
備戰 2026
加密領域的前沿每年都在變化。在 2025 年,我們見證了穩定幣基礎設施重塑支付領域,跨鏈證明將曾經需要數天的結算時間壓縮至瞬間,預測市場突破並持續獲得主流採用,以及新的 DEX 模式使得「萬物皆可上鏈交易」成為可能。這些成就為一些雄心勃勃的團隊打開了新的探索空間,他們正日以繼夜地建立加密領域的下一個重大突破。如果你將當下的市場狀況與年初進行對比,你會發現流動性更深、隱私更聰明、互通性更真實,且鏈上「軌道」正在與 AI 形成互補。無論價格圖表如何波動,我們對未來的發展一如既往地充滿信心。
以下是我們團隊對步入 2026 年最期待的構想,也是我們常被問到的問題的問答——「我接下來該建構什麼?」。我們相信,以下類別將是下一個重大突破性公司或協議出現的地方,這也是我們積極尋求投資的領域。
RWA 永續合約-萬物的永續合約化
本部分作者:Kinji Steimetz(@kinjisteimetz)
隨著鏈上現實世界資產(RWA)再度引發興趣,投資者正在尋求新的風險敞口形式,而永續合約——加密領域最經受過考驗的交易產品——提供了一條在結構上比代幣化更快、更靈活的路徑。由於近期永續合約DEX 基礎設施的改進,RWA 可透過永續合約為鏈下資產提供合成型的投資機會。
我們看到這一類別正沿著兩個方向發展。首先是將特殊資產的投資機會引入鏈上,由於永續合約不需要持有標的資產,市場幾乎可以圍繞任何事物形成,從而實現從私營公司到經濟數據發布等“萬物的永續化”;其次是隨著加密領域日益與宏觀市場交織,更成熟的交易者群體正尋求表達更廣泛的觀點,而不僅僅是做多數字資產,這將催生對鏈上宏觀資產投資機會的需求,允許交易者透過與石油、通膨盈虧平衡點、信貸利差和波動率等掛鉤的工具進行對沖或建倉。
專業交易平台與交易終端
另類 Prop AMM
本部分作者:Kinji Steimetz(@kinjisteimetz)
永續合約 DEX、應用專用鏈和 Rollup 的興起,凸顯了市場結構設計對於建立永續交易平台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保護做市商免受惡意訂單流的侵害方面。雖然這些較新的環境可以在基礎層直接嵌入此類保護機制,但在通用鏈(如以太坊主網)上複製類似結構仍然非常困難,除非進行重大的協議升級。
我們越來越關注那些能在更廣泛生態中加速鏈上市場結構發展的項目。一個新興的模型是 Solana 上的 Prop-AMMs,在這種模式下,靜態掛單流動性(resting liquidity)只能透過聚合器被執行,從而將 LP 與掠奪性訂單流完全隔離。這種「專屬(proprietary)驅動」的方式,預計在基礎層改進到來之前,顯著推動市場結構創新,其潛在應用場景遠不止 Solana 的現貨市場。
預測市場交易終端
本部分作者:Jonathan King(@jonathankingvc)
預測市場已成為最主流的消費者端加密應用之一,真正跨越了從加密原生市場到大眾採用的鴻溝。然而,目前的預測市場正遭受早期 DeFi 同樣的碎片化困擾——用戶需要同時操作多個介面,工具極其有限,流動性池彼此隔離。預測市場聚合器應運而生,我們預期它們將成為主導性的介面層,將目前分散在各平台的超 6 億美元流動性整合起來,為用戶提供跨平台即時事件賠率的統一視圖。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一個交易終端(介面體驗類似 Axiom,但專門服務於事件合約):具備專業級工具,包括高級訂單類型、篩選器/圖表、多平台智慧路由、倉位追蹤、跨平台套利洞察等等。
新一代 DeFi
永續合約市場的可組合性
本部分作者:Ethan Oak(@0xNoroc)
永續期貨正從孤立的交易場所演變為可組合的DeFi 市場,從而打開全新的資金效率邊界。像Hyperliquid 和Lighter 這樣的主要永續合約交易平台正率先與借貸協議集成,使用戶能夠在維持槓桿頭寸的同時賺取抵押品收益。
隨著永續合約 DEX 月交易量達到 1.4 兆美元並以每年 300% 的速度成長,2026 年我們可能會見證協議擴展永續期貨的效用,允許交易者在無需犧牲流動性的情況下同時進行對沖、賺取收益和利用槓桿。
無抵押貸款 / 信貸
本部分作者:Jonathan King(@jonathankingvc)
基於無抵押信貸的借貸市場是 DeFi 的下一個前沿陣地,2026 年可能會出現突破性模型,將鏈上聲譽與鏈下數據相結合,以解鎖大規模的無抵押貸款。
市場機會極為巨大,光是美國就有 1.3 兆美元的循環無抵押信貸額度,加密市場完全可以透過更高的資金效率和全球可觸達性來搶佔這塊蛋糕。對於該領域的建構者而言,挑戰在於設計可擴展的永續風險模型。一旦成功,DeFi 將真正成為能夠全面超越傳統銀行系統的基礎設施。
鏈上隱私
本部分作者:Ethan Oak(@0xNoroc)
區塊鏈以透明著稱,但如果用戶無法保有隱私,大規模主流採用可能永遠無法實現。代理商和專業散戶交易者不可能在自己的策略持續洩露給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進行交易,而普通用戶也不希望自己的全部財務歷史在鏈上被全世界看到。
我們看到開發者的精力正大量集中在隱私保護資產(例如 Zcash)和 DeFi 應用(例如,私有訂單簿、借/貸等)以及專為支付設計的隱私區塊鏈。無論是基於專為隱私打造的網絡,或是在現有公有鏈上透過高級密碼學(ZKPs、FHE、MPC、TEE 等)進行分層,這些工具都能讓區塊鏈在保持可驗證性的同時,大幅降低用戶暴露給惡意行為者的風險。
AI 與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與仿生機器人資料收集
本部分作者:Kinji Steimetz(@kinjisteimetz)
隨著AI 的持續擴展,市場開始展望下一個技術前沿,越來越多的共識認為機器人技術可能定義下一階段的創新。雖然許多團隊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在訓練機器人和具身AI 系統方面仍存在一個關鍵缺口,即可使用的資料集仍然有限且碎片化。
其中,最緊缺的是精細化的物理互動數據,例如抓握力度、壓力感測、多物體操作(特別是布料、電線等可變形材料)。儘管這項挑戰超出了加密產業的範疇,但類似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的激勵式資料收集模型,為大規模收集高品質實體互動資料提供了一條可行路徑,從而有望加速先進機器人系統的開發與部署。
人類身分證明
本部分作者:Hoolie Tejwani(@HoolieG)
我們正接近一個臨界點,屆時你在網路螢幕上看到的一切,都將難以區分其來源是人類還是 AI 生成。
我們相信,結合生物辨識技術、密碼學簽名和開源開發者標準,對於建立一種「人性證明」解決方案至關重要,該方案將在新的人機互動模式中與 AI 形成互補。 Worldcoin(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在預見並努力應對這個問題方面一直走在前面。我們非常樂意支援多種解決方案,共同應對這個日益複雜的難題。
用於鏈上開發與安全的 AI
本部分作者:Jonathan King(@jonathankingvc)
智慧合約開發即將迎來其「GitHub Copilot」時刻。2026 年,我們很可能會看到 AI Agent 進一步降低鏈上開發的門檻——非技術背景的創辦人幾小時而非數月就能上線鏈上業務,Agent 負責產生智慧合約程式碼、進行安全審計並提供持續監控。
機會在於 Agent 工具,它能讓智慧合約開發和安全/風險管理變得像現代 Web 開發一樣易於上手,從而引發鏈上應用與體驗的「寒武紀大爆發」。
機會總是出自無人預料之處
展望 2026 年,我們對那些敢於大膽嘗試、推動鏈上經濟前進的建設者們充滿期待。以上這些方向是我們已看到的存在巨大潛力的領域,但最令人興奮的項目往往來自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如果你正在上述任何領域深耕,或者在探索完全嶄新的東西,歡迎隨時私訊上面提到的團隊成員——我們非常期待和你交流,了解你們正在建立的未來。
新手閱讀:《 Coinbase 台灣用戶如何申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