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週,加密市場的「熱力地圖」在悄悄重繪。比特幣價格震盪之際,資金正悄悄加速流向山寨幣 —— 從主流敘事到小眾賽道,多個板塊出現了超預期的漲幅。數據顯示,不僅有明星項目領漲,更多的結構性補漲正在板塊間擴散,形成一場「多點開花」的行情。
撰文:BitpushNews
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Altcoin」 搜尋熱度創下五年新高,「Ethereum」 搜尋量達到兩年高峰。

與此同步,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增至 4 兆美元,而山寨幣類股表現明顯優於比特幣(下圖數據截至美東時間 8 月 14 日美股收盤):

- 以太幣過去 90 天上漲 79%,同期比特幣僅漲 14%。
- Altcoin Season Index 從一個月前的 29 升至 40。
- 美國上半年已收到 31 張山寨幣現貨 ETF 申請,涵蓋 SUI、SOL、XRP、LTC、DOGE、ADA、DOT、HBAR、AVAX 等主流公鏈與生態代幣。
資金面上,ETF 與企業財庫正在改變供需結構:
- 光是以太坊現貨 ETF 就在三天內錄得 23 億美元淨流入,相當於 50 萬枚 ETH。
- 企業財庫正多元化配置,以太坊、Solana、Chainlink 均被大額持有並質押獲取收益。
- DeFi 鎖倉量(TVL)重回 969 億美元,逼近 2021 年歷史高點。
這種資金 + 敘事共振的格局,為山寨幣的全面輪動提供了堅實土壤。
Meme 賽道:PENGU、SPX 帶動的情緒引爆
在這場結構性輪動中,PENGU、SPX 與 AERO 的漲勢最為突出,代表了當前山寨行情的三種主線:Meme 敘事、技術形態交易與平台入口紅利。
PENGU:從 Meme 到金融產品的躍遷
一路橫空出世的 PENGU,本質仍是一個以企鵝形象為文化核心的 Meme 幣,但這次它獲得了金融層面的合法性注入。

3 月,Canary Capital 提交了一份包含 PENGU 現貨的 ETF 申請,計劃將 80% 以上資金配置在代幣本身,其餘部分持有 Pudgy Penguins NFT。這是首次將 NFT IP 與加密代幣打包進入 ETF 產品。 ETF 敘事直接提升了 PENGU 在機構投資者中的可見度。
線下與線上曝光同步推高了熱度。 8 月初,韓國交易所 Upbit 的 PENGU 交易量一度超越狗狗幣,Coinbase 將官方社媒頭像換成 Pudgy Penguins NFT,Robinhood 也上架了該幣種。
技術面上,PENGU 突破下降趨勢通道,同時放量上升,為短線資金提供入場訊號。這種「文化 IP × ETF 預期 × 技術突破」三重結合,賦予了 PENGU 極高的漲幅彈性。
SPX6900:技術面導向下的 Meme 式資本輪動
比起 PENGU 更偏情緒驅動,SPX 的上漲多了幾分策略交易的理性支撐。它以「戲仿標普 500 指數」為 IP,名字裡自備金融梗。
日線圖上形成了經典的「杯柄」形態 —— 頸線 1.74 美元,一旦突破向上,則形成 2.28–2.88 美元的技術目標。這種形態對技術派交易者有較高的吸引力。
同時,SPX 社群高度活躍、資金輪動效率極高 —— 持有者在獲利後敏捷地配資進入新一輪預售專案如 Pepe Dollar,形成高頻資金傳導與截流。
SPX 的爆發不僅是技術圖形的結果,更是 Meme × 交易動量 × 社群活躍度協同發酵的體現。
AERO:平台入口成為資金加速器
AERO 的上行動因極具現實操作性。作為 Base 鏈上的核心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代幣,它在 8 月初迎來重大利好 —— 被 Coinbase App 集成,一鍵買賣無需跳轉。這讓數百萬交易用戶可以直接接觸到該鏈上的流動性池。一週內,AERO 的成交量突破半年新高,價格上漲逾 43%。與此同時,以太坊 TVL 回升至約 969 億美元,Base 鏈上的交易活躍躍升,Aerodrome 成為「資金掉頭口」。
這一波上漲顯示出,「平台入口」有實際轉化為鏈上買賣行為的能力,是推動價格擴散與爆發的中樞節點。
其他賽道也在結構性補漲中脫穎而出
其他賽道也出現了結構性行情的樣本,資金正逐步滲透到更多板塊:
L2 / 擴容賽道
代表項目如 MNT(+49.06%)、ARB(+30.52%),得益於以太坊生態的活躍度回升與鏈上交易量上升,二層網路的估值邏輯再度被活化。隨著用戶在低手續費和高吞吐量之間的需求不斷強化,L2 不僅是效能最佳化方案,也成為了各類新協定的首發陣地。部分資金認為,這類基礎賽道具備「慢牛」特徵,雖然短期彈性不如 meme,但勝在生態穩健、敘事長線化。
DeFi 協議賽道
Uniswap(+76.37%)持續穩居去中心化流動性的核心位置,跨鏈聚合和手續費收入佔比提升成為主要原因。
FORM(+35%)依托「組合策略管理」降低了散戶複雜操作門檻,而 PENDLE(+34.89%)的「收益分拆」產品則在固定收益與衍生性商品之間架起橋樑,滿足了機構與高階交易者的多樣化需求。可以看到,當前資金並非盲目追高,而是傾向於投向具備獨特機制、能形成護城河的 DeFi 協議。
基礎設施賽道
LINK(+40.46%)、KAIA(+31.93%)、XDC(+20.19%)分別代表了「預言機」、「跨鏈基礎設施」與「企業鏈」這三種需求。
LINK 在預言機賽道的壟斷地位,使其成為 DeFi 和 RWA 敘事中不可或缺的底層組件;KAIA 作為跨鏈樞紐,受益於鏈間互通性需求的持續上升;XDC 則憑藉與傳統企業供應鏈、貿易融資場景的結合,獲得了長期穩健配置資金的關注。這一類資產的共同點是──無論市場情緒如何波動,它們的使用情境都能持續產生剛性需求。
平台幣賽道
OKB(+72.98%)、CRO(+52.95%)、BNB(+29.12%)等平台幣的強勢表現,一方面受益於交易量回升帶動的平台收入成長,另一方面也受益於回購銷毀機制的長期預期。對資金而言,平台幣的邏輯更接近「類股權資產」,隨著交易所生態的擴張,其內在價值可望穩步提升。
支付鏈賽道
BCH(+48.27%)、XLM(+44.49%)、TRX(+31.18%)則在跨境支付和穩定幣轉帳的場景重啟中迎來復甦。 BCH 在部分新興市場依舊是線下支付和 OTC 場景的常客;XLM 憑藉與國際清算和匯款服務的合作獲得增量;TRX 則依托穩定幣發行量和鏈上活躍度保持資金吸引力。這類資產在大盤波動時的抗跌性相對較強,也較容易獲得中長期資金青睞。
特殊敘事 / 衍生賽道
SPX 的強勢已在前文提到,但類似 HBAR、INJ 也在憑藉差異化敘事(如 DAG 架構、衍生性商品交易深度)獲得重估機會。尤其在當前階段,那些能在主流敘事之外提供額外風險收益曲線的項目,往往能在行情末段獲得意外的資金加持。
從整體表現來看,這些賽道的補漲印證了一個趨勢:資金正從主力資產向更具彈性與板塊深度的標的遷移,試圖尋找新的 alpha 來源。
總結
目前的輪動行情讓整個市場更像一個多層級的棋局:主線賽道繼續吸引註意力,但棋盤上的其他格子也在悄悄亮起。無論是長期穩健的基礎設施,或是短期爆發的概念幣,都在為資金提供不同風險偏好的選擇。
接下來,行情的分化可能會更明顯 —— 有些資產會憑藉敘事、資金和基本面疊加繼續上行,而另一些則會在缺乏持續驅動力時快速退潮。對投資人來說,真正的困難不是找到上漲的幣,而是要判斷它還能漲多久、何時離場。
畢竟,這個市場從不缺驚喜,但也從不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