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risztian Sandor , CoinDesk;編譯:Felix, PANews
代幣解鎖不斷稀釋供應量、創投基金的拋售壓力、缺乏新資金流入以及季節性趨勢,都導致了山寨幣價格的大幅下跌。
要點:
- 過去幾個月,SOL、AVAX、APT、SUI 等出現了 40%-70% 的回調,打壓了山寨幣市場情緒,而 BTC 和 ETH 僅從年度高點下跌了 15% 左右。
- Markus Thielen 指出,創投基金面臨出售代幣的壓力,以實現過去幾年投資的利潤。
- Anagram 合夥人 David Shuttleworth 表示,加密市場缺乏資金流入「對即將大量解鎖的代幣、新發行代幣和空投計畫產生了特別不利的影響」。
加密市場在經歷了從去年 10 月到今年 3 月的大幅上漲後,正在經歷健康的調整(至少對投資 BTC 和 ETH 的人來說是如此)。然而,對於那些持有山寨幣的人來說是一次殘酷的調整,加密社區的市場情緒類似於熊市般的絕望。
雖然 BTC 和 ETH 僅比年度高點低 15%,但 SOL 和 AVAX 等山寨幣較 3 月份的峰值下跌了 40% 至 50%,而 SUI 和 APT 則下跌了 60% 至 70%。
創投基金的拋售壓力,加上供應代幣解鎖量的增加,缺乏新的加密資金流入,以及季節性趨勢,都導致了山寨幣的疲軟。
解鎖導致稀釋度高
許多山寨幣的代幣供應量因為解鎖和分配而不斷稀釋。因為大多數代幣被早期投資者購買或指定用於生態系統開發和贈款而鎖倉。
例如以太坊 L2 網路 Arbitrum 代幣 ARB,由於供應量大幅增加,儘管其市值從 10 億美元上升至 25 億美元,但其價格接近去年 9 月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另一個範例是 Solana,其供應量每天增加 7.5 萬枚代幣,以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約 1000 萬美元。
加密對沖基金 Lekker Capital 創辦人 Quinn Thomson 在 X 平台上指出:「與 ETF 資金流入和債券回購,不斷被動買入股票不同,加密貨幣尤其是山寨幣,有著相反的情況 —— 持續不斷的拋售壓力。
拋售壓力的很大一部分來自創投基金,這些基金過去幾年早期投資的項目要獲利。
10x Research 創辦人 Markus Thielen 在上週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創投基金在 2022 年第一季度投資了 130 億美元,而市場卻迅速進入熊市。」「隨著 AI 成為一個更熱門的領域,這些基金現在面臨著投資者要求返還資金的壓力」。
當市場對規模較小、投機性較強的加密資產興趣減弱、交易量下降時(就像過去幾個月一樣),就沒有足夠的需求來吸收稀釋的衝擊。
缺乏新資金流入
過去幾週,流入加密市場的資金也陷入停滯,甚至出現逆轉,這點從穩定幣的市場價值可以看出。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四大穩定幣(Tether 的 USDT、Circle 的 USDC、First Digital 的 FDUSD 和 Maker 的 DAI)的總市值在今年早些時候增長了 300 億美元後,自 4 月份以來一直持平。

USDT 、USDC 、FDUSD 和 DAI 的總市值(TradingView )
Anagram 合夥人 David Shuttleworth 在一篇引用 Nansen 數據的 X 貼文中指出,交易所的穩定幣餘額減少了 40 億美元,降至 2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Shuttleworth 表示:“這對即將大量解鎖的代幣、新發行代幣和空投計劃的影響十分不利。”
最近推出代幣 Wormhole(W)、Ethena(ENA)和 Starknet(STRK),其代幣價格都從各自的高點暴跌了大約 60% 至 70%,並在未來幾年面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幣分發。
對於較小市值的代幣而言,季節性趨勢也呈現看跌趨勢,6 月通常是山寨幣的下跌月份。
TradingView 數據顯示,在過去六年中,除 BTC 和 ETH 之外的加密資產的總市值(TOTAL3 指標)每年 6 月都在下降。
本月也不例外,迄今為止 TOTAL.3 下跌超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