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躺平,大戶出逃,UST 對市場的影響如何?

撰寫:Pedro Ojeda | 編譯:TechFlow intern

75% 的資金轉移量來自於恐慌人群的 1%。

UST 的脫鈎是最近加密世界的大事,不少人也因此把視線重新聚焦回了 UST。通過鏈上數據,找到了 5 月 7 號從 Anchor 中提款最多的錢包們,淨值= 提款金額 – 存款金額,通過這些數據讓我們來探討,UST / Anchor 能否在市場恐慌期間成為避風港?

通過下圖,我們能明顯看出提款的地址是存款地址的兩倍,並且取出的 UST 比存入的 UST 多了 6 倍之多。

在 Anchor 中,有大約 10 萬個地址存款金額大於 1,200 美元的 UST,而大約 87,000 的用戶低於 1,200 美元,在這次脫錨事件中,有 91% 的用戶選擇了無視或躺平。

取款的金額是存款金額的整整 6 倍,這似乎與避險資產的觀念完全背道而馳。而如果我們將錢包劃分規模,形勢就會有利很多。這對我來說,與散戶產生的恐慌大相徑庭,在存款和取款當中,有 75% 的價值來自大於 100 萬美元的轉移,這個過程由 182 個錢包構成,75% 的交易量來自於 1% 的錢包。

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大規模的恐慌並沒有蔓延,人們依然想把他們 UST 存在 Anchor 中。大部分用戶在這次脫錨事件中並沒有移動他們的資金,甚至都毫無察覺此次事件。小部分人產生了恐慌,並造成了價值 100 萬美元以下的資金移動。而 75% 的資金轉移量來自於恐慌人群的 1%,他們佔所有用戶的 0.1%。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