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 試播集】試試水溫,一個把頭洗下去的開始


哈囉,大家好,我們是What The Block (不是WTF)。是由一群區塊鏈愛好者組成的品牌,希望透過聲音or影像,用更白話、輕鬆的方式,帶領更多人進入區塊鏈的世界。

準備了將近兩個月,總算在四月的最後一週抱著頭洗下去的決心,硬著頭皮上架試播集了。

相信區塊鏈虛擬貨幣,這兩個名詞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是比較陌生,目前網路上雖然已經有豐富的資源,門檻不低的技術內容卻還是讓人無從瞭解起,因此我們才會想成立這個頻道,希望可以透過我們輸出的內容,讓大家更簡單、正確的了解區塊鏈、虛擬貨幣是什麼。

因此貼心的我們,之後在每週 Podcast 上架的同時都會附上一篇文章,內容是音頻內的大綱以及要點。所以如果覺得有聽不太懂的內容的朋友,可以透過文章更清楚地了解喔!

EP0試播集|試試水溫,一個把頭洗下去的開始

由於這一集試播(幹話)集,其實並沒有預設講什麼主題。開頭從我們兩位主持人( Laura, Alvin )的自我介紹開始,接著討論為什麼我們會從學生時期接觸到區塊鏈,以及出社會還繼續待在這個產業的原因,還有這2、3年來的心路歷程、期許。雖然比起很多大前輩們,我們的能力專業度是遠遠不及的,我們仍然想要藉著我們的熱情以及更大眾的視角,傳達更多的知識讓大家知道。

音頻內專有名詞解釋

  1. ICO首次代幣公開募資(Initial Coin Offering),源自於股票市場的 IPO,是一種透過區塊鏈技術向投資人募得虛擬貨幣的一種融資方法,第一次 ICO 發生在 2013年的太師幣 ( MasterCoin ),共募得了超過 5000顆以太幣(價值50萬美元,最高價值為700萬 美元),Mastercoin 於ICO取得資金的成功,也促使其他區塊鏈開發者紛紛開始發行ICO籌資。 2016年後開始漸漸流行,2017年末達到巔峰,當時有許多幣在發行後翻了百倍甚至千倍的價值,使得許多人資產翻倍了許多,市值第二的以太幣在最高價時與 ICO 時的價格相比總共漲了 4819 倍,由於市面上太多團隊打著 ICO 的口號募資捲款潛逃的行為發生,造成許多人在很多 ICO 上也損失了不少,也因為金融監管法律慢慢發展起來而隨之式微。
  1.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簡稱「DeFi」(去中心化金融或開放金融),是指利用開源軟體及去中心化網路將傳統金融產品轉變為不用講求信任(在沒有不必要的中介的情況下運行)且透明的狀況下運行。目前在 DeFi 生態系裡可見的應用包括:去中心交易協議、穩定幣、借貸、衍生品、基金、預測市場、身份認證等。
  1. 虛擬貨幣資金盤、詐騙資金盤就是所謂的「龐氏騙局」,利用人性的貪婪、懶惰以及僥倖等心態所進行的非法性質金融詐騙手法,前期加入的投資者必須不斷邀請新的投資者加入並利用後期投資者的資金賺取利息,通常都打著「被動收入」、「高成效回報」等優點吸引民眾。而在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產業中,不肖團體常以虛擬貨幣為包裝拉人成為下線,常以智能挖礦、智能搬磚等營銷手法來吸引人加入。
  1. 冷錢包除了將數位資產放在中心化的交易所之外,另外也能選擇存放於熱錢包及冷錢包當中,其中熱錢包與冷錢包的差別是有沒有連上網路,熱錢包指在線錢包,它是始終連接着網絡的,能夠即時地爲持幣者提供存取服務。而冷錢包則是離線錢包(硬體錢包),由於平常不會連上網路,只要需要的時候才會用到,也因此是公認最安全的存儲方式。
  1. 以太坊(Ethereum)相比於比特幣,以太坊不著重於交易本身,是一個基於區塊鏈且去中心化的公開平台,使所有人都能在上面撰寫程式、開發應用程式,運作於以太坊網路上的程式則稱作「智能合約」,發佈到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都會是公開透明的,開發者也無法更改,保證合約的公開透明性。而以太幣(Ether) 在以太坊網路上扮演的角色則是礦工驗證交易後所獲得的區塊獎勵(挖礦)以及交易手續費使用。

以上,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或想法?我們非常樂意和大家交流,不論好的壞的都歡迎!我們只是有點玻璃心,但還是很歡迎各種不同的聲音。

BTW,雖然音頻內提到了下週見,But「我們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請拭目以待下一集啦~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