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將接力電子支付帶來下一個十年的經濟起飛?

Usdt Usd

除了支付之外,穩定幣正在悄悄地提高貨幣流通速度:改變每個單位資本的使用頻率、流動方向以及刺激經濟活動的速度。

撰文:Level編譯: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穩定幣正在重塑全球金融體系的底層架構。作為一種新型數位資產,其核心價值體現在三個維度:技術層面的可編程性使其能夠嵌入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地理層面的無國界性打破了傳統金融的地域壁壘;效率層面的高速性則將結算時間從傳統金融的T+1 甚至T+3 縮短至近乎實時。

然而,除了支付功能之外,穩定幣還在悄悄提升貨幣流通速度:改變每一美元的使用頻率、流動方向以及刺激經濟活動的速度。穩定幣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呈現出獨特的「雙螺旋」效應:一方面,透過智慧合約實現的自動清算將傳統金融中閒置的結算保證金釋放出來;另一方面,7×24 小時不間斷的全球流動性池顯著提高了資本週轉效率,這種效應在跨境 B2B 交易中尤為明顯。

這一現象與二十年前互聯網對早期貨幣和價值流通方式的變革如出一轍,電子支付主要優化了支付效率,而穩定幣則在效率提升的基礎上,重構了價值存儲、轉移和創造的完整閉環。要理解穩定幣目前的作用,我們需要回歸基礎概念。

註:2024 年Chainalysis 全球加密貨幣應用指數透過四個細分指標對151 個國家進行排名,這些指標用於衡量不同加密貨幣服務的使用。排名結果經過人口和購買力平價調整後,取平均值並標準化為0-1 的範圍。這些數據是根據加密貨幣服務網站流量的交易量估算,並與當地專家的研究結果進行了交叉驗證。

貨幣流通速度的定義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貨幣在經濟體中的交換速率,通常透過以下公式計算:

流通速度= 國內生產毛額(GDP) / 貨幣供給量

它衡量了每一單位貨幣的生產效率。高流通速度意味著貨幣頻繁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低流通速度則表示貨幣被儲蓄或閒置。

但「貨幣」並非單一概念。經濟學家將其分為不同層次:

  • M1:現金+ 活期存款,流動性最高的貨幣形式。
  • M2:M1 + 儲蓄帳戶+ 10 萬美元以下的定期存款+ 貨幣市場基金。
  • M3(美國已停用):M2 + 大額定期存款+ 機構貨幣市場基金+ 其他大規模金融工具。

完全由法幣支援且可隨時兌換的穩定幣,其行為類似M1:流動性極高,可即時使用。

網路時代與貨幣流通速度的起伏

1990 年代末至21 世紀初,網路的興起顯著提升了貨幣流通速度:

  • 電子商務實現了全方位消費升級。
  • 電子郵件加速了交易和合約簽訂。
  • 市場進入全球化。
  • 數位銀行使貨幣更具流動性。

這早期的效率提升推動了M1 流通速度的成長。

但隨著網路的成熟,另一個趨勢佔據主導:

  • 資本增值創造了巨額財富。
  • 這些財富被儲蓄並投資於股票、債券和房地產。
  • 更多資金用於投資而非消費。

流通速度放緩,但GDP 持續成長,因為資本形成逐漸取代了純粹的消費活動。

M3 貨幣供給量與標普500 指數歷年成長走勢

穩定幣如何提升全球貨幣流通速度

如今穩定幣正在引入類似的動態:它們大幅提高了貨幣的速度、可近性和可用性。但與早期互聯網不同,這種變革從一開始就是全球性的。以下是其具體表現:

1. 全天無國界轉帳

在跨境支付領域,穩定幣實現了7×24 小時的即時結算。以Circle、Tether 為代表的發行者建構起全球性的支付網絡,使資金轉移不再受制於傳統銀行系統的營業時間和跨境限制。這種效率提昇在匯款市場尤其顯著,傳統需要3-5 個工作天的跨國匯款,透過穩定幣可在幾分鐘內完成。

2. 鏈上金融與DeFi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發展進一步放大了穩定幣的經濟價值。在Aave、Compound 等平台上,穩定幣持有者可以參與借貸市場,將閒置資金轉化為生產性資本。這種資金利用效率的提升,直接促進了貨幣流通速度的加快,Morpho Labs 和Pendle 等平台允許用戶將穩定幣用於借貸、收益產品或流動性提供。

3. 匯款與支付

Stablecoin 等新創公司開發的API,使企業能夠將穩定幣支付整合到現有資金流中,同時支援全天候的全球即時結算,降低外匯成本,並觸達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市場。

另一個例子是加密貨幣借記卡,它允許用戶直接使用鏈上穩定幣餘額進行日常消費。透過與Visa 和萬事達等主要支付網路連接,這些卡片在購買時即時將穩定幣轉換為當地貨幣,無需額外兌換。這種鏈上與現實世界的橋樑,使穩定幣成為購買日用品、旅行和其他日常需求的活躍交易媒介,從而提升全球貨幣流通速度。

4. 無許可的美元訪問

在土耳其、阿根廷和奈及利亞等國家,穩定幣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允許用戶僅憑手機和網路連線即可儲存美元價值並自由交易。透過減少對中介的依賴並實現即時、無國界的支付,穩定幣更有效率地啟動了當地資金的效率高,並將更多參與者納入經濟體系。

對於中小企業(無論是製造業、農業、數位服務或本地零售),穩定幣使國際買家和供應商直接對接,減少了跨境貿易的摩擦,消除了結算延遲,並保護企業免受本幣突然貶值的影響。穩定幣使個人和企業能夠保持資本在本地經濟中的流通,這不僅加速了貨幣流通速度,也增強了高波動貨幣環境中的經濟韌性。

穩定幣在東南亞的實踐

在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等發展中市場,穩定幣的採用正在透過P2P 和場外交易管道加速。例如泰國暹羅商業銀行(SCB)透過其創新部門SCB 10X 與Lightnet 合作,利用公共區塊鏈上的穩定幣實現跨國支付和匯款。這是泰國首個基於穩定幣的結算案例,為區域金融業樹立了標竿。透過整合Fireblocks 的託管基礎設施,該服務確保了機構級資產安全,增強了各方信任。未來,SCB 和Lightnet 計畫將服務擴展至企業客戶,實現雙向匯款,並為零售用戶提供相同的效率和成本優勢。

Euromonitor 行動支付數據

短期影響:經濟效率的提升

短期內穩定幣驅動的貨幣流通速度提升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 GDP 成長:同一資本池的更快流通促進了經濟活動。
  • 生產力提高:即時、低摩擦的支付和更快的工作資本週期優化了商業效率。
  • 金融包容性增強:零工經濟從業人員、創作者和商家能夠使用穩定的美元資產交易,而無需依賴傳統銀行。

這釋放了新興市場中長期被抑制的經濟潛力。正如早期互聯網透過消除通訊和分銷的摩擦加速了商業發展,穩定幣正在為價值轉移做同樣的事情,使資金能夠自由、全天候且幾乎零成本地流動。

長期影響:從速度到規模

長期效應更為複雜。

隨著新興市場用戶獲得美元和穩定幣的存取權限,部分資本並未用於消費,而是被儲蓄或投資:

  • 質押於DeFi 以獲取被動收益。
  • 用於購買資產(房地產、代幣、股票)。
  • 預留用於業務擴展。

這些行為將資金從短期交易循環中移除,降低了本地流通速度。但這並非負面結果。與21 世紀初類似,它反映了從速度驅動的消費向財富累積和資本形成的轉變,這是經濟成熟的標誌。

即使貨幣週轉頻率降低,其使用效率更高。在早期成長階段,新興經濟體更傾向於消費,專注於基礎建設和追趕已開發經濟體。隨著收入成長和金融工具的普及,儲蓄率逐漸上升,家庭開始累積財富並投資於長期資產。穩定幣可以加速這一轉型。

新手教學:《 穩定幣是什麼?有哪些?怎麼買?

結論

穩定幣正在改變全球資金的流動方式,不僅提高了交易速度,也深化了金融包容性。它們在短期內是流通速度的助推器,在長期則是資本形成的建構者。

貨幣流通速度作為衡量經濟活力的關鍵指標,其計算公式為GDP 與貨幣供給量的比值。穩定幣的出現為這個傳統經濟概念注入了新的內涵。完全由法幣支援且可隨時兌換的穩定幣,具有與 M1 貨幣類似的流動性特徵,但其運作效率卻遠超傳統法幣。

需要注意的是,流通速度並非孤立運作,其經濟影響取決於以下因素:

  • 利率:高利率鼓勵儲蓄,降低流通速度。
  • 通膨預期:若預期價格上漲,人們會加快消費。
  • 關稅與資本管制:這些可能限制穩定幣在特定地區的使用。
  • 財政政策:政府轉移支付、稅收和補貼均會影響貨幣流通。

儘管如此,其結果是一種新型全球經濟形態的誕生:穩定幣可以即時流動、自動結算,並在發展中保持穩健。正如早期互聯網重塑了通訊和商業,穩定幣正在對貨幣本身做同樣的事情。這項變革並非關於印更多錢,而是關於更有效率地利用現有資源。

加密貨幣屬於高風險投資,本網站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責任。

掌握虛擬貨幣、區塊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