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的鏈上協議標準可有效降低 NFT 資產發行的門檻和難度,解決 NFT 市場中的資產安全、真偽性、流動性和去中心化問題。
人們通常會把 NFT 項目分為交易平台、遊戲、藝術、收藏品、虛擬世界等幾大類,這其實是頂層用戶所看到的 NFT 應用或者是搭建在協議層之上的 Dapp。如果用一個更全局的視角分析,除了 Dapp 之外,還有服務 NFT 的底層基礎設施和中間網絡協議。舉個例子,NFT 交易平台是搭建在底層基礎 ( 以太坊、WAX、Polygon) 之上的基於 ERC721 或者 ERC1155 等 NFT 標準的的應用。底層基礎設施為交易平台提供性能和互操作性,ERC 標準限制了頂層應用的使用場景。
從功能屬性上,NFT 產業鏈自上而下可以分為三層:
(一)應用層,用戶日常看到的和用到的;
(二)協議層,NFT 應用層和計算層中間的技術棧;
(三)結算層,負責 NFT 的價值的存儲和記錄。
協議層是結算層和應用層中間的關鍵模塊。統一的鏈上協議標準可有效降低 NFT 資產發行的門檻和難度,解決 NFT 市場中的資產安全、真偽性、流動性和去中心化問題。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 ERC721 協議和 ERC1155 協議。
本文將依次盤點現有的 NFT 協議,包含 ERC721、ERC1155、ERC998、NFT 租賃協議、EIP2981 以及流動性協議和跨鏈協議。

NFT 標準協議
- ERC721:以太坊上 NFT 代幣的元數據結構。第一個代表 NFT 資產的標準,由 Dapper Labs Dieter Shirley 創造出來並由 CryptoKitties 帶向市場
- ERC1155:單一智能合約中管理多種類型 NFT
- ERC998:可嵌套的 NFT,即多個 NFT 的綁定關係
- EIP2981:NFT 版稅
- ERC1523:NFT 作為保險單
- EIP1948:可變更資訊的 NFT
- ERC875:批量轉移 NFT
除了主流的 ERC-721 和 ERC-1155 以外,部分 NFT 底層公鏈已著手開發 NFT 鏈上協議,例如 DNFT,一個支持跨鏈的去中心化 NFT 協議,支持開發 NFT 資產相關的創建、交易、分析、衍生品、數據等各種產品;Vera,一個波卡生態的 NFT 借貸和流動性協議。這些屬於 NFT 通用協議層,可賦能 NFT 的各類應用場景,比如金融、數據、跨鏈、隱私等賽道。其他 NFT 通用協議層可被大致分為流動性協議和跨鏈協議。
不同的 NFT 協議
(ㄧ) ERC721
ERC721 是第一個正式和廣泛採用的 NFT 標準,它定義了一套代碼規則,用於在以太坊區塊鏈上記錄 NFT 的相關信息。雖然 ERC-721 不是強制性的,但它被廣泛接受為 NFT 項目的標準。
ERC-721 的全稱是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721。 ERC-721 源於以太坊改進提案(EIP)第 721 號。 EIP 被審查並最終確定後,就成為 ERC。
ERC721 的歷史
EIP-721 是由 Dieter Shirley 在 2017 年 9 月首次提出。後來 Shirley 在 2017 年底基於原始版本的 EIP-721 共同開發了 CryptoKitties,當時在以太坊社區引起了轟動。 2018 年 1 月 24 日,EIP-721 由 William Entriken、Dieter Shirley、Jacob Evans 和 Nastassia Sachs 正式提交。 EIP-721 被接受為最終版本,於 2018 年 6 月 21 日正式成為 ERC-721。
ERC721 的內容
ERC-721 為任何 NFT 分配了兩個標識符,即合約地址和代幣 ID,它們的組合賦予了 NFT 獨一無二的標識。例如,Bored Ape Yacht Club 的合約地址以及#3749 的 token ID。
ERC-721 是一個單一的代幣標準,這意味著每個資產都有獨立的智能合約,即使是相同的 gamefi ingame 資產。這個標准定義了「名稱」、「符號」、「總供應量」、「餘額」、「所有者」、「批准」、「獲取所有權」、「轉讓」、「代幣所有者指數」和「代幣元數據」等功能,還包括市場中使用的兩個事件:「轉讓」和「批准」。
ERC721 的缺點
- 與 ERC20 不兼容
- 只適用於以太坊
(二) ERC1155
ERC1155 是由 ERC721 擴展而來的多代幣標準,支持從同一個智能合約中發行許多代幣,這使得創建和轉讓的效率更高。
ERC1155 的歷史
ERC1155 是由 Enjin 首席技術官 Witek Radomski 創建的,允許在一次交易中發行一個或多個 ERC1155 項目。
ERC1155 的優點
- 轉移和交換的效率
- 與跨鏈兼容
- 在鑄造新的代幣時節省 Gas
ERC1155 的缺點
難以追踪所有權
(三) ERC 998-可组合代币
在可組合代幣方面,它能夠代表一組 ERC20 代幣或 ERC721 代幣或兩者的組合,可以在一次交易中進行交易。要實現 ERC998,首先需要將子代幣 ERC721 或 ERC20 加入 ERC998。只有當發送者也擁有父代幣 ID 時,子代幣才能從合約中轉移。ERC998 實現了一次性轉移所有層級和所屬關係。
用例:遊戲中的資產,例如元宇宙的地產、REVV 的賽車。
一個 ERC998 代幣的價值等同於一個實體中這些物品的積累。
(四) 租賃協議 (EIP4907/2615/5006)

EIP2615 和 EIP4907,通過智能合約為資金提供者和 NFT 借貸者拆分 NFT 所有權和使用權。
EIP2615 – NFT 抵押和租賃
EIP2615 通常用於 NFT 租賃協議。該協議將 NFT 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允許用戶租用自己的 NFT,或者通過抵押 NFT 來進行抵押。為了用 ERC721 實現 NFT 的無信任租賃,有必要存入資金作為擔保。這是為了防止借貸者的惡意行為,因為一旦所有權被轉移,就不可能再收回。有了這個租賃協議,就不再需要保證金了,因為這個租賃協議本身就支持租賃和租戶功能。此外,辦理抵押貸款時不需要所有權托管。這是為了防止抵押貸款的潛在違約風險。然而,用 ERC721 做擔保抵押品損害了 NFT 的效用。由於大多數 NFT 應用為 NFT 的典權人提供服務,所以 NFT 基本上不能在托管下利用。有了 ERC2615,就可以在抵押 NFT 的同時使用它們,這使 NFT 更有效率。
NFT 的租賃
1. 按帳戶服務分離
鏈外帳戶服務:CEX 模式
- 項目:Axie Scholar Program
- 缺點:由於 NFT 的不同功能而變得複雜,權利分配問題,對開發者來說,整合和可擴展性問題,需要單獨的前端,對賬戶服務的信任,不開放和可互操作
鏈上帳戶服務:多簽錢包
- 項目:Pine,99 starz
- 優點:解決了信任的問題
- 缺點:需要從 Dapp 中進行前端整合,不提供密鑰和無法提供簽名,與其他 Dapp 的整合(例如 opensea),Gas 成本和安全性
2. 按項目分離
Dual role:EIP4907
- 項目:ENS(controller),Decentraland(Operatpr),Double protocol
- 優點:無許可的互操作性
- 缺點:重 BD,需要 GameFi 或者 NFT 項目方升級智能合約
元數據擴展:開發自定義智能合約
- 項目:reNFT,Rentable
- 缺點:項目資訊用戶資訊,開發困難,很難找到你想要的資訊
Wrapped dual role
- 項目:Cyan,Double,BendDAO
- 缺點:重 BD 和可擴展性
(五) EIP2981-版稅
EIP2981 是處理 ERC721 版稅支付的標準,它允許跨遊戲平台的版稅支付標準化,因為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版稅,而且沒有一個在二級市場上工作。 EIP2981 統一了版稅,因此它們被設定,並提供了一個函數,將金額返回給創作者地址。
EIP2981 所支持的版稅類型
- 非典型的,即固定 % 的版稅。例如,10% 返回給創作者
- 衰減版稅,可以是基於時間的所有權或任何屬性
- 動態版稅,即可以隨時間或銷售金額的變化而變化
(六) 流動性協議
釋放 NFT 在金融上提供流動性的應用場景。通過將 NFT 抵押,生成易於流通的 ERC20 代幣來提升 NFT 的流動性。比如 Unicly,NFT 持有者在 Unicly 協議上創建自己的 uToken,該協議一般是對一組 NFT 的集合進行抵押碎片化後,鑄造對應數量的 ERC20 代幣,進而參與流動性挖礦、交易等。
(七) 跨鏈協議
現在的 NFT 大多是基於 ERC721 標準,場景局限於以太坊。其他結算層的公鏈也有 NFT 交易的需求,比如 WAX、Conflux 等。 NFT 的跨鏈協議可以為主鍊和其他主鏈之間的 NFT 提供互操作性。比如 DNFT,DNFT 是基於波卡 Substrate 構建的跨鏈的去中心化 NFT 協議,為目前各種 NFT 提供底層的跨鏈基礎設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