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8 日 16 時左右,BNB 強勢闖過 1,000 美元大關。
昨日凌晨,聯準會主席鮑爾如市場預期般宣布降息25 個基點。消息一出,BNB 隨即上攻,多次刷新歷史紀錄。這樣凌厲的走勢背後,究竟代表什麼?
原文:Odaily 星球日報(@OdailyChina)|作者:叮噹(@XiaMiPP)
答案或許是監管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除。有媒體報道稱,聯邦檢察官正在與幣安討論擬取消外部合規監督員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部先前已對多家公司取消類似措施,這項跡像或許預示著監管態度正在悄悄轉變。
同時,幣安創始人趙長鵬更新自己的推特,市場也在猜測「回歸」的可能性。儘管 CZ 曾在多個活動公開場合表明:即使可以,也不會真的回去。
市場或許已經注意到價格的新高,卻忽略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即便 BNB 不斷刷新紀錄,它仍可能處在「低估期」。理由在於,BNB Chain 的底氣和潛力,遠不止於價格的短期波動,而是正在迎來一場資金敘事與現實世界資產(RWA)的重建浪潮。
資金敘事:從平台幣、公鏈幣到資本樞紐的轉型
當美股上市公司紛紛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負債表,全球資本市場對數位資產的接受度正快速提升。在這股浪潮中,大機構資金往往會流向「確定性高、生態完善」的資產當中,而 BNB Chain 正是加密貨幣市場裡「確定性最強」的生態之一,自然不可能被忽視。
更重要的是,與其它資產被動等待資本選擇不同,BNB Chain 的資金敘事正在由 YZi Labs(前 Binance Labs)主動書寫。作為 BNB Chain 生態的孵化與投資引擎,YZi Labs 不僅以資金支持推動創新,更在以實際行動引領生態向更深的資本整合邁進,推動 BNB 財庫公司計劃的直接落地。
7 月份,CEA Industries 與 10 x Capital 合作推出首家 BNB 財庫公司 The BNB Treasury Company,成功募資 5 億美元資金,並吸引了 Pantera Capital、GSR 等知名機構在內的 140 餘名認購者參與。緊接著,8 月 25 日,B Strategy 又在 YZi Labs 的戰略支持下,宣布完成 10 億美元募資。 8 月 22 日,華興資本與 YZi Labs 簽訂策略合作備忘錄,擬建立策略合作架構。資本的注入,不僅是對生態長期信心的表態,更是 BNB Chain 向全球資本市場遞出的「入場券」。
但,這只是剛開始。趙長鵬在近期訪談中透露,已與約 50 家潛在的 DAT 公司展開接洽。這意味著,BNB Chain 的戰略價值必須被重新審視:它不再只是單一意義上的公鏈,而是正在轉型為全球資金配置的核心基礎設施,承載著資本與技術的雙重使命。
BNB Chain 的第二成長曲線,正以資本財庫為核心,加速成型。
新手閱讀:《幣安 Alpha 是什麼?怎麼玩?》
RWA:撬動第二成長曲線的槓桿
如果說資金敘事是第一步,那麼真正的催化劑,就是現實世界資產(RWA)。
RWA 正成為加密產業新的集體共識。它的價值在於:用鏈上的即時流動性、透明結算和無國界屬性,去承接傳統資產的龐大體量。這不僅意味著資產規模邊界的拓展,也意味著一次金融秩序的重建。而在這場重構中,BNB Chain 佔據了獨特的優勢。
時間的沉澱:五年穩定運行的公鏈
BNB Chain 自 2019 年上線至今,已穩定運作超過五年。在這段時間裡,它經歷過多頭時期的交易洪峰,也承受過熊市週期的冷清與監管高壓。無論市場如何震盪,它始終保持高可用性和穩定性,佔據用戶心智和信賴。對傳統機構而言,選擇基礎設施的首要標準,不是短期流量,而是長期穩定性。而這一點,BNB Chain 已經用時間證明。
龐大的用戶與位址基數
BNB Chain 的活躍度同樣構成它的核心競爭力。根據 Dune.com 數據顯示,近一個月,BNB Chain 日活躍用戶(DAU)超 200 萬,DEX 日交易量穩定在 60 億至 90 億美元,鏈上獨立地址總數突破 6.25 億。這不僅是一組龐大的數字,更是專案最直接的市場基礎。對 RWA 專案而言,用戶規模意味著流動性,意味著資產代幣化之後有可能迅速找到買方和賣方,而不是成為孤立的「金融孤島」。


全球流動性與 DeFi 深度
BNB Chain 也是加密市場的流動性樞紐之一。defillama.com 數據顯示,目前其總鎖倉價值(TVL)達到 146 億美元,穩定幣市值已突破百億美元。因為只有具備充足的流動性,才能真正釋放資產上鍊後的效率優勢。與傳統金融的「9 點到 5 點」相比,鏈上流動性是 7×24 小時無間斷的,這點對於 RWA 尤為關鍵。這意味著在任何時點,BNB Chain 都能為新資產提供即時的資金對接。
技術優化帶來的成本與效率優勢
目前,BNB Chain 已將區塊時間從 3 秒進一步縮短至 0.75 秒,手續費也同步降低。 TPS 在長期高頻交易中被反覆驗證,足以支撐大規模 RWA 的日常結算。這對於金融資產至關重要。因為無論是美債的收益分配,或是股權代幣的場外流轉,都要求低延遲、低成本和高可靠性。 BNB Chain 在技術層面的迭代,正好對齊了這些需求。
完善的生態支持與孵化機制
在科技和使用者之外,BNB Chain 也悄悄搭建了一整套配套體系。就像為即將駛入賽道的賽車準備好全套引擎、輪胎與燃料,它不僅提供跑道,更提供加速器。
MVB 孵化計劃,為早期項目提供資金、資源和社區支持; RWA 專屬激勵計劃,則用專項資金和扶持機制,把項目方真正引入 RWA 生態之中;而一鍵部署工具,則降低了門檻,透過最完整的大規模代幣化堆疊讓傳統資產方無需深入理解區塊鏈的複雜細節,快速上上代幣化就能快速上上代幣化。同時,BNB Chain 也與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基金等機構建立起合作網絡,讓「上鍊」的資產不僅有技術落地,還能提供直接的市場匹配。
這些要素共同建構出一個閉環:BNB Chain 不僅能承接 RWA 項目,還能幫助它們真正落地並規模化。尤其是,BNB Chain 上目前已經跑出了多個案例,為這種模式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明。
例如,Circle 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USYC 在 BNB Chain 上發行。rwa.xyz 數據顯示,USYC 的鏈上資產已達 5.79 億美元的資產,主要透過逆回購協議投資於美國政府證券。
Securitize 則與 VanEck 攜手,把國債基金帶上 BNB Chain,推出 VBILL。這類產品需要監管級的基礎設施,而透過鏈上發行,VanEck 獲得了合規性、可程式性,以及即時觸及 BNB 生態二級市場流動性的能力,目前發行規模已達 7,600 萬美元。類似的還有,Asseto 和招商證券資管將亞洲資管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帶上 BNB。
在大宗商品方面,Matrixdock 的黃金代幣也已上線。黃金本是傳統避險資產,如今經由鏈上代幣化,既保持了穩定價值,又帶來了即時轉帳和流通的效率。更大膽的設想是,未來原油、天然氣等能源資產也可能落地 BNB Chain,讓其成為大宗商品代幣化的主要承載地。
同時,Ondo 與 xStock 正計劃把國債、股票、結構性產品引入 BNB 鏈,進一步強化它在機構級資產配置中的地位。而與日本企業的合作,則為 IP 與藝術品的代幣化打開了另一扇窗。

這些案例串聯起來,勾勒出 BNB Chain 的一個清晰圖景:它正在成為 RWA 多元資產的集中承載地,從債券到黃金,從股權到藝術品,BNB Chain 已經跑通了完整的試驗場景。這不僅為 BNB 帶來新的應用場景,也正在為市場建立一個更長期的成長邏輯。
結語
今天的市場,或許只看見了價格新高、監管鬆動、趙長鵬的回歸。但更深層的低估,在於市場尚未完全理解:RWA 與機構採用所帶來的紅利,尚未被計入 BNB 的長期估值模型中。
以太坊在 RWA 敘事中扮演核心角色,但這並不意味著 BNB 的機會更小。相反,憑藉資金財庫、用戶基數、流動性深度與生態孵化體系,BNB 已悄悄搭建第二成長曲線。此外,從加密圈內來看,近期 BNB Chain 生態代幣普漲,Alpha 打新回報率均 20 倍,公鏈衍生品龍頭 Aster 昨日 TGE 後,當日漲幅超 4 倍…… 這些生態飛輪的轉動,同樣會再反哺到 BNB 中去。
BNB 的故事,不會止於 1,000 美元。它真正的起點,才剛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