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簡要
時間:2021/03/30 (二) 20:00-21:00
地點:https://t.me/Blockchainintw
嘉賓:Wilson (亞洲區負責人)
主持:Penny
- 20:00 – 20:05 預熱+開場
- 20:05 – 20:15 第一階段:答疑回覆
- 20:15 – 20:50 第二階段:自由提問
- 20:50 – 21:00 第三階段:社群搶答
預熱及開場
在開始之前先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Avalanche 和 Grenade
Avalanche 雪崩協議是一個開源平台,用於啟動高度去中心化的應用和新的可互操作區塊鏈,在一秒內就能確認智能合約交易,支持 Ethereum 開發工具包的全部內容,並使數百萬獨立驗證者能夠作為完整的區塊生產者參與。
大家可以透過這個連結更加了解 Avalanche:
https://grenade.tw/author/avalanche/
Grenade 手榴彈台灣最活躍的區塊鏈公關策略公司,提供活動企劃與執行、策略顧問、公共關係維護、社群運營,以及和金融/科技/區塊鏈相關的資訊推廣、生態建構整合服務。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 鏈新聞、桑幣筆記、每日幣研,以及社群的各位熱烈響應
今天的活動將會分為 3 個階段
- 答疑:嘉賓回答預先蒐集好的 7 個題目
- 提問:由社群朋友自由提出疑問
- 搶答:社群朋友們搶答本次活動相關的題目
活動時長約為一個小時,將以文字形式呈現。
第一階段:答疑
主持人:我們的 AMA 正式開始囉,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 Avalanche 的亞洲區負責人 Wilson,請您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吧!
Wilson:
我從事區塊鏈行業有近 3 年,之前在 FBG 負責亞洲市場,也去過幾次台北,非常喜歡那邊的氛圍和美食,疫情之後就沒有機會過去,甚是想念。
去年開始加入 Avalanche,開始負責大中華地區,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市場及社群建設,最初遇見 Avalanche 也是機緣巧合,後來發現是一個極其具備潛力的區塊鏈大平台,所以就決定幫助他來建設亞洲的市場。
在進入區塊鏈行業之前,我從事了十幾年的傳統金融,但是看到了區塊鏈市場,是從物理世界 到網路世界到區塊鏈世界的第三層平行世界,因此就決定投入這個行業。
今天,我們就 Avalanche 為大家做一個介紹,也希望大家能在這邊了解到更多,關於 Avalanche,關於未來的區塊鏈世界的我們的看法。
主持人:謝謝 Wilson 的介紹,第一階段將由 Wilson 回答預先蒐集好的題目。
Q1. 歡迎 Wilson 來到 Grenade AMA,在講解 Avalanche 前,能不能請 Wilson 先為新朋友們簡單介紹,為什麼項目會以「雪崩」命名呢?
Hello,大家好,非常開心能在這裡和大家做一些關於雪崩協議的分享。其實說到這個名字,很多朋友也會好奇,為什麼要起這樣一個名字,覺得不太「吉利」。
首先雪崩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在英文的脈絡中,雪崩只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並不會讓人聯想到下跌或是崩盤。
Avalanche 雪崩協議作為一種基於隨機抽樣的新協議,實現了經典共識和中本聰共識的結合。在驗證資訊的過程中,不需要與整個網路節點進行驗證,只要 N 個節點中的大多數是隨機選擇的即可。然後整個網路的節點一直重複這個過程。這種節點間的驗證形式,就像雪球在山上滾動一樣,滾動更大、速度更快,在分散網路的基礎上,具有更大的規模、更高的安全性和速度。整個過程就像雪崩一樣,代表 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
Q2. 雪崩協議有著非常知名的學院派背景,能否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我們的創始人 Emin Gün Sirer 是康乃爾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2003 年,Emin Gün Sirer 發佈了 Karma 系統,也是世界上首個基於工作量證明進行分佈式鑄幣的加密貨幣系統。
事實上,Emin Gün Sirer 是少數發現比特幣共識機制存在問題的加密專家,為此他專門撰寫過一篇論文《多數還不夠,比特幣的挖掘是脆弱的》(Majority is not Enough,Bitcoin Mining is Vulnerable),其中闡述了自私挖礦攻擊,並提出比特幣擴容解決方案 Bitcoin-NG 和比特幣安全解决方案 Bitcoin Covenants ——所有這一切,都為 Emin Gün Sirer 打造 Avalanche 雪崩協議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8 年康乃爾大學教授 Emin Gün Sirer、電腦學者 Kevin Sekniqi、Facebook Libra 協議 HotStuff 共識第一作者 Ted Yin 創立了 Avalanche 雪崩協議,而 Emin Gün Sirer 在協議構建過程中發揮了决定性作用。
Kevin 和 Ted 都是 Gun 教授在康乃爾大學的博士學生。
我們的 President John Wu 畢業於哈佛大學,有著純正的華爾街基因,他曾供職於老虎證券,後來自己創業也拿到了黑石基金的投資。他創立的 Sharespost 被 Avalanche 的母公司 Ava labs 收購後也加入到了雪崩協議中。這四位,就是雪崩協議的主要合夥人。
Q3. 雪崩協議創新地集合拜占庭容錯(BFT)類和中本聰兩種經典共識協議,請問您可以和我們說明雪崩作為「第三代共識協議」在技術與應用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共識,是雪崩協議最重要的創新部分,可以說,它是比特幣的 PoW 和以太坊的 PoS 之後,第三大創新共識
首先是算法角度,我們所用做共識的是一種完全重頭設計的,既不是基於中本聰類需要算力挖礦的方法,也不是基於大家熟知的 “BFT” 類需要極其精確控制參與者身份來進行全民投票的方法。我們採用的是一種其他任何項目所沒有的(當然,有一些項目也開始採納我們的方法了)基於 “流言網路” 及其背後的傳染病模型的方法。這一點上,我們獨一無二。
光有酷炫的算法還不夠,我每年看的白皮書和論文無數。有很多算法僅僅是停留理論階段,難被工程實現。我們的方法雖然在數學證明上大費周章,但有趣的是它的基本邏輯十分簡單自然,因此我們的系統能較為全面地實現論文中提到的算法。其他掛羊頭賣狗肉的項目不少,很多白皮書裡吹的跟實際系統相差甚遠。
對於那些共識不夠,利用電話銷售的項目,它們往往都具備一個比特幣和以太坊這種標杆級項目所沒有的特徵: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運行程式碼。我見過許多炒得火熱的項目沒有程式碼。另一些打著開源的項目,借著普通群眾看不懂 GitHub,往上面放一些沒法編譯運行的程式碼;或是雖然有程式可供運行,但是因為對共識算法或是系統實現心虛,建立起較高的市場進入門檻的非開發系統(比如只有投資人才能跑,或是需要隨時跟公司聯繫)。這導致了大量的所謂區塊鏈項目,在光鮮概念的背後,實質上是一個還不如傳統 IT 公司做的中心化系統,還更慢。諷刺的是,那些號稱以太坊 “殺手” 的項目,連去中心化的實質都做不到。
我們從公開測試網開始,到後來 2020 年 9 月的主網,一直到現在,都允許任何用戶參與運行程式。對於稍微熟悉電腦的人,通過教程就能幾步運行起自己的主網節點。通過自助用錢包提交質押交易,就能加入主網直接參與共識。沒有幾個所謂主打共識和基礎平臺的項目能做到如此接近於比特幣/以太坊的體驗。我們現時主網節點已經分佈全球,包含社區用戶自發運行的在內有超過 900 多個節點。這些節點都扮演者相同對等的角色,支撐了現時約 10 億流通市值的平臺。所有的交易都在這些節點上面進行。
我們的平臺支持基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而我們很多的競爭者甚至沒有智能合約的功能。因 此,諸如 Trust Token(TUSD)這樣的項目能夠方便地在 Avalanche 上部署他們的穩定幣應用,類似 Uniswap 的 DEX “Pangolin” 已經上線運行。支持以太坊虛擬機器使得我們可以高效、便捷的支持與以太坊網路的雙向“橋”,所有的 ERC-20 資產可以從以太坊轉到 AVAX,反之,AVAX 上的資產,也可以便捷地轉入以太坊網路。
Q4. 目前各個公鏈都已經有一定的生態發展,像是 ETH、Polkadot、Solana 等等,在此想請您和我們分享 Avalanche 未來生態發展的規劃及優勢是?
作為一個平台,生態發展是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們也在生態方面做了充分的規劃,你可以看到 Avalanche 擁有 4500+ 的 TPS,全球最多的驗證節點(已經突破 900 個)和 X 鏈 C 鏈 P 鏈共同運行,或者我們和以太坊雙向跨鏈的成果。但是這一切都來源於我們創新型的共識機制。
如果用區塊鏈世界的標準來定義雪崩,你可以理解我們是一個公共鏈。但是區塊鏈最終會進入主流的網路世界,所以如果我們從整體上看,我想把它定義為共識 3.0。
正如我剛才介紹的,雪崩協議設計並開發了一種新的共識機制,它允許我們擴展無限的容量,擁有高 TPS 和最大數量的節點。
但是,簡單用 TPS 來說明一個平台的優勢,很難對比出其真正的優勢,因為,速度需要結合容量結合成本,Avalanche 可以在高速的情況下,滿足大容量 Dapp 的運行,為生態擴張中,生態項目運行所需要的速度和容易做好了保障。這也是我們在以太坊當前遇到的擁堵以及高成本所看到的問題,這些在 Avalanche 上都不是問題,因此可以看到有許多 Dex 遷移到我們平台的原因。
我們的願景是成為一個企業級的金融解決方案,簡單地呈現複雜的科技,使傳統世界能夠更輕鬆地使用區塊鏈科技。我們現在已經與土耳其政府和墨西哥政府合作,他們會基於雪崩部署他們的數位法幣。我不認為任何項目可以跨區塊鏈行業做到這一點。
為生態發展,我們有 AvalancheX,可以支持生態項目。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籌劃生態基金,去更大的支持生態項目的發展,在社群及市場方面我們也會積極配合生態項目,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因為我們底層技術架構的優勢,相信會不斷有新的項目願意在 Avalanche 上進行開發。如果有開發者有興趣在 Avalanche 上進行開發,想了解更多,也歡迎聯繫我們!
Q5. 雪崩協議要怎樣激勵用戶去使用和長期持有 AVAX 呢?
Avalanche 網路的經濟模型設計非常精巧。我們將 Avalanche 共識和 PoS 結合起來,這意味著 Avalanche 不會像 PoW 那樣消耗大量的能源。
Avalanche 和其他 PoS 平臺不同的是,在 Avalanche 上任何人都能運行自己的節點(運行一個節點至少需要質押 2,000 個 AVAX)。當然,我們也支持代理節點,從而實現小額持有者,並不需要自己來運營一個節點,但可通過代理節點獲得 Staking 收益。現時 Staking 收益在年化10%左右。
Avalanche 主要通過 PoS 鼓勵大家長期持有 AVAX。網路總量的一半(360M AVAX)是將用來作為全網的質押獎勵。現在整個流通 Token 中的 7871% 已經加入了我們的 Staking 體系。

質押的時間越長,獎勵會稍高一點。但是跑節點的用戶必須保證節點運行的時間至少是大於 60% 的線上時間。
Q6. 近期 NFT 市場相當火熱,Avalanche 也迅速地跟上趨勢,在錢包中搭建了 NFT 工作室,請問雪崩協議對於這塊市場有確切的發展計畫嗎?
NFT 是一個潛力力巨大的市場,我們也非常看好。不僅是藝術品創作和流通,更是一種共識價值的成長。基於 Avalanche 雪崩協議,我們推出了 NFT Studio,在這裡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製作、分發自己的 NFT。
我們正在積極地和知名藝術館以及 NFT 項目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推出受大家喜愛的 NFT 作品。同時在下個季度,我們有計劃推出更多 NFT 基礎設施,比如拍賣平臺。這將推動 Avalanche 在 NFT 領域中獲得知名度。
《使用 Avalanche 錢包創建 NFT 教程》
Q7. 最後,Avalanche 作為明星公鏈項目,大家都很好奇雪崩如何看待與以太坊之間的關係?在 2021 Q1 結束之際,能否和我們聊聊今年度雪崩有哪些重大的進展正在或即將進行呢?
不管是和以太坊還是其他優秀的公鏈,我們之間存在的關係都是相互補全,比如以太坊擁有龐大的生態,但是擁堵效率低,那麼我們的雙向跨鏈就是為了補全這一缺陷,讓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
Avalanche 的使命,就是建立區塊鏈上的金融網路體系,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看到 DeFi 的迅猛發展以及發展潛力,我們未來 1-2 年的目標就是通過我們的技術平台,在 Avalanche 上構建一個更完善的金融網路生態。
Avalanche 通過與以太坊的雙向 “橋” 的連接,是的我們在項目開始第一步已經有了領先優勢,使得 Avalanche 上與以太坊上的資產得以打通。 Tusd 的入駐,使得生態中提供了穩定幣的基礎設施, Dex 平台 Pangolin 面世,更高效的 AMM 系統將為他賦能,BZX 也將在 Avalanche 上提供槓桿交易及借貸服務。更多的生態夥伴,可以在這個網頁中找到:
https://www.avax-projects.com/。
接下來,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即將推出的 Avalaunch App,這是基於雪崩協議網路的 IDO 平臺,將會為我們的用戶帶來更多優質的投資標的,拓展 AVAX 的應用場景。
在我們的生態中,我們會去扶持更多有價值的項目,包括提供技術、社群、資金支持等。有眾多有趣的創新類產品,如從低抵押率借貸,到去中心化期權,這都將是極具創新力的鏈上金融產品。通過我們高效、低延時、低手續費的基礎設施平台,為開發者提供更便捷的開發工具與生態環境,從而鼓勵他們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創新型鏈上金融產品與服務。
第二階段:提問
Q1. 請問未來在 AVAX 上,我們有可能看見將 DeFi 和 NFT 組合到一起的融合產品嗎?比如 NFT 根據拍賣價格或其他參數進行質押?
NFT 是一種產品的表現形式,既然看到了交易的存在,那麼就存在金融的機會,因此我相信未來 NFT 一定會和 DeFi 結合,而且是在多個層面,可能會出現,比如抵押、保險、借貸、融資等各類產品
Q2. 經過您的介紹,我認為把雪崩協議稱為區塊鏈第三大共識也不為過。那麼我是不是可以認為 AVAX 未來在 DeFi 技術上具有絕對統治力,可以和比特幣,以太坊三足鼎立呢?
共識的優勢有點像“芯片”,原始的區塊鏈共識更像是單核芯片,Avalanche 的共識,更像是多核芯片,因此在平台上運行大量的 Dapp 時,會更加順暢。但是並不是三足鼎立,因為 BTC 現在扮演的角色是區塊鏈世界的黃金,而以太坊和 Avalanche 更像是操作系統,或者 Appstore。看到 Avalanche 和以太坊打通的橋 – bridge,可以看出,未來是多條路互通的關係,最終會行程網狀關係。用戶最終會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道路去運行他們的軟體,那麼就是 “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容量大”
Q3. 項目的多寡對於公鏈來說是很重要的,請問對於 Dapp 開發者來說,選擇在雪崩上發展,而不是選擇以太坊的理由是什麼?
比如,你今天買了輛車,從台北去高雄,如果走以太坊,你需要花 1,000 塊,15 個小時才能到,或者你可以選擇 100 塊,2 個小時就能到高雄。你會選擇哪個?最終開發者和用戶,都會選擇,最便捷、便宜、高效的 “高速路”
第三階段:搶答
(1)雪崩協議的創始人是?
A. Wilson;B. John Wu;C. Emin Gün Sirer;D. Kevin Sekniqi
(2)雪崩擁有 4500+ 的 TPS,由哪些鏈共同運行?
A. X鏈;B. C鏈;C. P鏈;D. 以上皆是
(3)雪崩協議網路即將推出的 IDO 平台叫作?
A. Avalanche;B. Avalaunch;C. Snowman;D. Snowball
(4)雪崩作為基礎設施平台的特色有哪些?
A. 高效;B. 低延時;C. 低手續費;D. 以上皆是
(5)雪崩的代幣叫作?
A. AXAV;B. AAVE;C. AVAX;D. SNOW
社群宣傳
再次感謝我們今天的嘉賓 Wilson,想進一步了解 Avalanche 雪崩協議最新進展或動態的社群朋友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關注他們的最新進展:
Avalanche 中文 Facebook:https://lihi1.com/SciIL
AVAX 雪崩 Line社群:https://lihi1.com/emxUb
AVAX TG 中文群:https://t.me/avalanche_zh
今天的 AMA 就到這結束,謝謝大家!